吳淡如BMI22、體脂率卻破33%!改善肌少型肥胖8要訣減脂增肌

171,046 收藏1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李芸報導】知名作家吳淡如近期在臉書分享,他前陣子使用體脂計時,發現自己的體脂率竟然高達34%!他表示,自己的BMI不到22,而且幾乎每天都有運動,原本一直認為自己不太胖,最初看到機器上的數字時,甚至懷疑是機器壞掉,還換了一台重新測量!

為了有效減重並有人監督,吳淡如向專業營養師諮詢,透過身體狀況分析報告,他才了解原來自己的內臟一直都被脂肪「眾星拱月」!經營養師評估並制定適合的飲食和減肥計畫,他只花一個月就減了2.7公斤!從原本的50.6公斤降到47.9公斤,不但成功穿上兩年前就不能穿的牛仔褲,身邊的人也都發現他的明顯改變。

不過,吳淡如在臉書分享減脂心得後,底下有醫師留言指出這可能是「肌少型肥胖症」,除了需注意過高的脂肪,肌肉量太少也是嚴重問題!醫師並提醒,體重下降的同時需監控肌肉流失了多少,還要注意飲食的蛋白質比例。(編輯推薦: 半馬輕鬆完賽、卻發現骨鬆警訊!吳淡如:與其想退休,不如想如何不退化

肌少型肥胖症是什麼?65歲後小心「肌少、肥胖、發炎」惡性循環



大家對於肌少症應該比較熟悉,簡單來說就是嚴重肌肉不足,是老後失能問題的原因之一。另外,當肌肉減少、身體變得無力,也會影響平衡功能、容易跌倒,再加上肌肉負重能力下降、骨質疏鬆,因此一旦跌倒,骨折機率便大大提高。

至於肌少型肥胖症又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包含「肌肉質量減少」以及「肥胖」這兩大部分。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洪皓脩醫師曾撰文說明,一般人的肌肉量會從青春期開始增加,並在30歲左右達到高峰,之後便會逐年下降,尤其50歲後,肌肉更是以每年1~2%的速率流失。身體的肌肉流失後,理應讓人越來越消瘦,但原本肌肉的空間,卻被脂肪囤積、填滿,因此,即使看似中等身材,卻是內臟脂肪量高、體脂率超標的「隱性肥胖」。

根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台灣65歲以上的男性中有23.6%、女性中有8.6%為肌少症患者。而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周怡君醫師也曾撰文提醒,老年人肌肉逐漸流失,會使活動量下降、能量耗損減少,更多脂肪堆積於內臟器官;另一方面,這些堆積的脂肪會釋放發炎物質,可能影響內分泌平衡,回過頭來又使肌肉持續流失,形成惡性循環。

趁年輕要存「肌本」,但肌少型肥胖原因別都賴給年紀大



「人體的肌肉量及肌耐力本來就會在年齡上升之後逐步衰退,年輕人可能因為肌耐力還足夠,就忽略肌肉量不足的風險。若沒有在年輕時將『肌本』存好,甚至不斷讓流失,等年紀大後肌少症的情形可能更加嚴重。」除了老化因素以外,體重管理專家陳韋螢醫師在個人網站上另指出,攝取的營養偏差,例如蛋白質攝取不足或長期不當低熱量飲食,或者身體活動量不足,都可能導致肌肉生成不易甚至流失。

他舉例,許多人靠極端的飲食方式減重,體重確實會在短時間內快速下降,但減少的卻大多是水份及肌肉,如果後續又恢復原先飲食狀態,熱量再度攝取超過身體所需,多餘的熱量轉變成脂肪儲存,導致再度復胖。

簡單來說,很可能一開始減掉的是肌肉,但復胖後長回的卻是脂肪,來來回回多次就會發現自己越減越肥、越來越難減,產生肌少型肥胖。多餘的脂肪堆積於皮下形成「皮下脂肪」,會讓外表越來越浮腫;堆積於內臟周遭的「內臟脂肪」更會引發心血管及內分泌疾病。啟新診所的電子報就指出,以研究數據而言有內臟脂肪型肥胖的人,糖尿病發病率為一般人的7~9倍,而心肌梗塞、中風的致死率更高達3倍。

由於脂肪細胞會產生使身體慢性發炎的危險因子,而肌肉流失造成行動不便,運動量減少又會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生成量,易造成血管內皮脂肪堆積,不利心血管健康。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黃國晉醫師曾在訪談中表示,已有研究發現肌少性肥胖症患者有較高的機會罹患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症候群、骨質疏鬆症。

肌肉不足的肥胖該如何改善呢?下一頁看看醫師專家的飲食與運動建議吧!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