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素的角色
人類最苦不堪言的腸道知覺大概就是食物中毒。大約四十年前,我無奈的有過一次食物中毒的經驗。當時我正準備結束為期四週的印度背包行。那次旅行中,我走過靜謐的佛寺、桃樹蔽天的樂土,穿過荒涼的山谷,從印度北部的山口行至喜馬拉雅山麓。我每天食用扁豆湯、米飯、酥油茶,並從純淨的溪流直接取水喝。當我抵達馬納里(Manali)這個山中小城時,興高采烈之餘,我為了慶祝,便跟平常不同,在當地一家餐館犒賞自己一頓美味的辛辣料理。
隔天一早,我搭上車程二十四小時的巴士前往新德里──這一天在我的腸道史上遺臭萬年。我想力挽狂瀾阻止那一餐帶來的不幸後果,但這就像命令一群攻擊中的鬛狗乖乖躺下翻滾一樣徒勞無功。這次經驗深深烙印在我最深層的情緒記憶中,永久提醒我腸道知覺(與它們的記憶)可以有多強烈。
食物中毒發生在你意外食用被致病性病毒、細菌,或這些微生物產生的毒素汙染的飲料或餐點之後。以侵襲性大腸桿菌毒素為例,這些毒素在你的腸道中與含血清素的細胞之受體結合,此訊息會立刻把腸胃道狀態的設定改為「可怕的嘔吐與狂風暴雨般的腹瀉」。有些癌症的化療藥物,如順鉑(Cisplatin),也有相同作用。
這是一個內建的生存機制:當你的腸道偵測到足夠的毒素或病原體,腸神經系統就會對整個腸胃道發出疏散令,目的是透過消化道兩端排出毒素──雖然不見得賞心悅目,卻是明智之舉。
這個反應是由上腸胃道的含血清素細胞發動,這些細胞對於腸道知覺的產生尤其重要。在正常狀況下分泌時,血清素能協助消化過程正常運作。腸道內容物滑過腸胃道時,會摩擦所謂的「腸嗜鉻細胞」(enterochromaffin cells),產生細微的機械性剪力,此時這些細胞會分泌出血清素。跟其他腸道內分泌細胞分泌的荷爾蒙一樣,被釋出的血清素會活化迷走神經與腸神經系統的感覺神經末梢,通知腸神經系統有什麼東西正在腸道中往下移動,並觸發最重要的蠕動反射。高濃度的血清素,例如在食物中毒或使用化療藥物順鉑後,會導致嘔吐、劇烈腹瀉,或兩者一起發生。
我的研究團隊與荷蘭的研究人員合作,在健康受試者身上發現,飲食中若缺乏製造血清素所需的色胺酸,將降低大腦的血清素濃度,增加大腦的警醒系統活動。該實驗對結腸進行機械性的刺激,也發現,這些中樞神經系統的變化與結腸對刺激的敏感度增加有關。
過去的研究也顯示,會降低血清素的飲食將增加憂鬱症高危險群的風險,包括有憂鬱症家族病史的人士。血清素是腸腦訊息首要的傳遞分子。含血清素的細胞,跟腸道中的腹腦及我們的大腦,都密不可分。腸道內的血清素訊息傳遞系統扮演關鍵角色,負責把腸道中跟食物、腸道菌、特定藥物相關的事件,和消化系統活動以及我們的感覺連結在一起。另一方面,腸道神經與大腦中存有的少量血清素也扮演了重要角色:腸道中含血清素的神經對於蠕動反射的調節有重要影響,而大腦的神經細胞叢則傳送訊息給大腦多數區域,影響諸多重要功能,包括食慾、疼痛敏感度與心情等。
腸道血清素系統的研究先驅邁克爾.格爾森喜歡這麼說,唯有大事不妙時,你才會意識到跟腸道血清素系統相關的腸道知覺──有時狀況非常慘烈,就像我前往新德里時煉獄般的巴士行。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我們先不談細菌或病毒感染激發的大量血清素分泌,或腸道血清素系統改變時,產生腸躁症症狀或腹瀉等戲劇化的事件。腸道大量的血清素儲藏庫,位於直接連結至大腦情感控制中樞的迷走神經路徑附近,因此我們可以想像,當腸道內容物摩擦富含血清素的細胞時,或在應付腸道菌的各種代謝物時,低濃度血清素的訊息會持續不斷被送往大腦的情感中樞。即使這些血清素編碼的訊息並未進入我們有意識的覺知(conscious awareness),但這種低濃度的血清素分泌卻能影響我們的背景情緒,左右我們的感覺,賦予心情正面的基調。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這麼多人在吃了愉快的一餐後,滿足感與愉悅感會油然而生。
本文摘自《腸道.大腦.腸道菌:飲食會改變你的情緒、直覺和大腦健康》/艾莫隆.邁爾(肝膽腸胃科醫師、神經科學家)/如果出版社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