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問題是萬病之源!醫師:多補充「這項」,從消化道源頭守護健康

154,403 收藏1
現代人總是蠟燭多頭燒,忙著拚工作、顧家庭、帶孩子,想照顧好自己卻總是力不從心,尤其是消化不良、脹氣等,更是許多人共通的煩惱;而且再怎麼洗衣打掃,孩子還是時不時過敏,老公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晚上卻反而難以入睡,腸胃也跟著不聽話。面對堆積如山的煩惱,醫師除了建議8個養好腸道的好習慣,也可以補充幫助維持上下消化道的益生菌,快來聽聽醫師怎麼說!

面對腸胃不聽話卻找不出原因?保養從照顧好上下消化道做起



「脹氣、打嗝、排便困難是門診中很常見的主訴症狀,患者常常在進食後感到不適而來就診,這些可能並不是疾病,只是腸胃的功能稍弱,卻會讓患者相當困擾」,胃腸肝膽科醫師蘇志盛提到,在診間曾遇到一位在金融行業上班的年輕女性,因為時常脹氣、噁心、便秘,每天上下班騎車過程中都會腹痛,為避免意外事故,只好改成搭捷運通車,最後甚至只能包車上下班,不僅平時無法專心,也影響到工作上表現,「經過評估後安排抽血、超音波、內視鏡檢查,結果卻都正常,找不出問題所在,臨床判斷是自我要求高、心理影響生理的功能性腸胃疾病,患者後來除了職位調整來降低工作壓力,也經由友人介紹開始定期補充益生菌跟酵素,發現症狀逐漸減輕」。

腸胃狀況的好壞和全身健康密切相關,也容易和心理狀態相互影響,當食物從口腔進入體內,整個消化道系統從食道、胃部、小腸、大腸,不僅是食物通過的路徑,更是食物經過消化吸收,提供給身體能量和營養的重要過程,有了充足且均衡的能量和營養,我們的身體才能夠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因此想要打造健康的身體,可以從照顧好上、下消化道系統做起,讓食物能在消化道充分消化吸收,就有助於提供給身體能量和營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

上消化道:多種酵素將食物分解成小分子營養素,更好吸收!


很多人以為消化作用的範圍只有在腸胃,但你知道嗎?消化作用從口腔咀嚼時候就開始了。蘇志盛醫師提到,上消化道包含食道、胃部、十二指腸的第三部分以前,負責初級的消化,配合消化液的作用,讓食物從大分子變成小分子,「當食物進入口腔,口腔分泌的唾液會先開始分解澱粉,接著胃部分泌的蛋白酶會像剪刀一樣分解蛋白質,膽汁協助消化、乳化脂肪,胰臟跟小腸分泌的消化酵素再將營養素細微分解,分解後的小分子營養素才能夠在小腸中段得到最充分的吸收;相對地,如果上消化道的功能沒有發揮,就沒辦法將食物分解成容易吸收的小分子,接下來在下消化道的營養吸收階段就會事倍功半、效率不彰」。

我們日常中必須攝取到的五大營養素,也就是醣類、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若想要達到最佳的吸收效果,除了消化道正常運作外,也需要各種消化酵素協同運作。酵素具有專一性,會跟特定營養素結合,針對它們自己專屬的營養做分解。所以當腸胃不順時,不僅會有腹脹、噁心、悶痛等不適,也影響到接下來的營養吸收,對健康的影響可能比你以為的還要多。值得注意的是,體內酵素的製造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許多人年輕時覺得自己身強體壯,時近中年開始精神不濟、體力變差,特地去做全身健檢結果卻都正常,這種找不到原因的慢性疲勞很有可能是從消化能力變差引起。

下消化道:充分吸收所有營養素,腸道菌相要維持多樣化平衡!


當消化過的食物到達下消化道,也就是小腸中段以後、大腸部分,蘇志盛醫師解釋,「中段小腸的最重要功能,就是負責所有營養素的吸收,當我們要維持消化道正常的機能,重點在於不要讓消化道一直處於過度負擔的狀態,例如吃得太多、太油膩、偏食只吃固定的食物,像現在很多人愛吃肉、不吃蔬果,對於下消化道來說,大腸就失去了正常纖維的刺激,蠕動會愈來愈差」,不僅如此,腸道菌相是腸道健康的表現之一,「有研究指出,腸道菌種有1000多種,基本上腸道菌種是愈多種、愈豐富是愈好的,不要有特定的菌種特別壯大,而是要達到平衡;除了小朋友的腸道菌相還需要時間成長,銀髮族可能會因為過去偏食、生病時服用過抗生素等原因,造成腸道菌相不平衡、菌量不足的狀況,一般成人如果飲食愛吃肉,也同樣會影響腸道菌相,應多加留意」。

隨著年齡漸增,消化道保健愈顯重要,大部分的人會選擇用益生菌作腸道保健。益生菌能直接補充好菌,改變細菌叢生態,幫助體內菌叢平衡、進而調整體質;身體的好菌多了、消化好了,自然就有精神以及體力面對生活上的種種挑戰。蘇志盛醫師指出,「正常人體內的腸道菌有上千種,不同的菌在不同的消化部位有不同的菌叢生態,不同的菌叢彼此無法取代,多樣性跟平衡性非常重要。因此補充多種且足量的好菌,讓好菌駐守在消化道各處,可以完整維持消化道機能,提升自體保護力」。

8個生活習慣做好上下消化道保健,益生菌這樣選擇更能加分!



面對很多人的飲食習慣不良,有些人五分鐘解決一個便當,有些人三餐不定時、一天只吃一兩餐,還有的人愛吃消夜,蘇志盛醫師提醒,「要維持良好的消化道功能,從上消化系統開始就很重要,從食物進入口腔開始,就要 仔細咀嚼,如果沒有仔細咀嚼,食物在胃部停留的時間會比較長,分泌的胃酸也會比較多,連帶會影響胃部健康; 每天三餐定時定量,可以讓胃酸等消化液在正常的時間分泌,否則以經常吃消夜來說,久而久之胃部會習慣在晚上大量分泌胃酸,而且到了身體該休息的時候,腸胃還在繼續加班工作,這些都會不利於腸胃的健康;此外,如果是銀髮族,由於體內的消化酵素開始變少,也可以適量 補充消化酵素,對腸胃道消化也會有幫助」。

至於下消化道的保養,則要格外注重 飲食均衡,最簡單的記憶方式就是參考「我的餐盤」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種子一茶匙」,蘇志盛醫師提到,「盡量 多吃蔬果,蔬果種類愈多愈好,每天吃5~9份蔬果,膳食纖維的每日建議攝取量是25公克,並且要 攝取充足的水分,如果可以的話,養成每天 定時排便的習慣會更好;必要時可以 補充益生菌,幫助維持腸道菌相平衡」。▼圖

在整個消化系統裡面,補充酵素、益生菌都很重要,兩者兼具可以打造出良好的消化道機能,幫助維持整體的健康。要照顧好消化道,最好可以同時攝取19種酵素與10種益生菌的全能型益生菌 ,多種酵素可以各司其職,完整分解多種營養素;而多種益生菌,在腸道不同部位作用,改善腸內菌叢平衡,強化益菌作用力,這樣才能同時照顧上下消化道健康,消化道顧的好,營養吸收好,自體保護力也會提高。挑選益生菌時,可以選擇大廠牌、不添加防腐劑及類似瀉藥成分的益生菌產品,醫師也建議,選擇益生菌時,可以選擇同時含有酵素和益生菌的「全能型益生菌」,幫助營養吸收消化的同時,增加體內好菌。

蘇志盛醫師



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內科住院醫師、臨床研究醫師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
台大醫院內視鏡科進修醫師
日本埼玉醫科大學國際醫療中心內視鏡科研究
韓國 Soon Chun Hyang University Hospital
膽胰治療性內視鏡研究員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