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粗易中風!頸圍超過這警戒數字,中風率可能高3倍!

142,552 收藏2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林辰晏報導】腰圍測量能反映腹部肥胖的多寡,也是判斷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最常見的一種方法,但你知道其實在我們的上半身也有另一個獨特的脂肪庫,或許也能當作心血管疾病風險指標嗎?國外一篇發表於《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醫學期刊的研究表示,頸圍大小確實與心血管疾病有關係!

脖子透露了你的健康秘密



《哈佛健康雜誌》解釋,人體大約90%的身體脂肪是皮下脂肪,其餘10%則為腹部或稱內臟脂肪。《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指出,頸部是上半身皮下脂肪主要的脂肪庫,而使用頸圍估算代表皮下脂肪含量,其可能帶來高於內臟脂肪所隱含的意義。

台灣神經外科顏君霖醫師曾於訪問時表示,脖子越粗越容易成為中風高風險族群的原因是:脖子粗通常體型較寬、較胖,脂肪也較多,其合併代謝症候群機率較高。

顏醫師更進一步解釋,脖子上有兩條很大的頸動脈,而「頸動脈狹窄」是中風的一個危險因子,若狹窄程度超過70%,就很容易發生中風。

然而脖子粗,則代表附近的軟組織較多,也容易導致睡覺時打呼,常伴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臨床內分泌與代謝雜誌》提到:頸圍和心臟代謝風險因素之間的關聯,可能是睡眠呼吸紊亂問題,而睡眠呼吸紊亂通常發生在頸圍較大的個體中。顏醫師表示,台灣中風患者約有60%的人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相較一般人得到中風的機率則為3倍。

健康頸圍是多少?怎麼自己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醫師周宗翰曾受訪解釋,中醫觀點認為,脖子中有許多重要經絡通過,如果氣血在此出現問題,就會妨礙全身機能運作而生病;以中醫面相學觀點來說,若先天就有脖子較粗的特徵,出現代謝症候群、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風險也較高。

因此,不論在中醫或西醫觀點來看,脖圍都可做為健康狀況的警訊指標之一。那麼脖圍的理想值是多少、該如何測量呢?

顏君霖醫師於節目中提醒, 男性脖圍應小於40公分,女性小於35公分。周宗翰中醫師也曾於受訪時解釋到,民眾自行測量時,被測量者應身體直立,眼睛平視,兩臂自然下垂,呼吸保持平穩正常,頸部放鬆,以減少頸部肌肉緊張。測量者將量尺置於低頭時可摸到頸後最突起處的頸椎上緣,前方量尺則置於喉結下方進行測量。

脖子粗的病人較容易出現三高問題,注意身體隱藏的疾病,而非瘦脖子!下一頁提供3個預防三高的小技巧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