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不限於湯汁、白粥!均衡飲食能預防寶寶缺乏維生素、礦物質
寶寶的副食品問題是不少家長的煩惱,有些過去的觀念認為不該太早給予寶寶副食品,或是在副食品的內容方面,習慣給予寶寶肉湯、菜湯、白粥等較單調的食物作為副食品,這些都讓許多家長無所適從。對此,孫語霙營養師表示,「寶寶滿4到6個月起就可以嘗試副食品,若太早給予,例如早於四個月前,寶寶消化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可能會造成負擔;但要是給予寶寶副食品的時機過晚,也有可能導致寶寶營養不足,影響發育」。
而在寶寶從母乳銜接副食品的過程中,也要留意容易缺乏關鍵營養素的問題,孫語霙營養師強調,寶寶也需要均衡飲食,均衡飲食的內容,跟成人一樣包含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等,均衡飲食才能夠提供給寶寶成長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然而,「根據2011年臺灣嬰幼兒體位與營養狀況調查,0到12個月嬰兒各營養素攝取量與攝取不足百分比結果,嬰兒葉酸、鐵、鋅和鎂平均攝取量有不足的情形」。
穀類是寶寶初次嘗試副食品的好選擇!多種穀物混搭能讓營養更多元
面對這麼多種類的食物,寶寶需要慢慢接觸、慢慢嘗試,這時候不妨從穀類開始嘗試起。衛福部國健署《嬰兒期營養手冊》表示,穀類是最容易消化的固體食物,因此對於剛開始接觸副食品的寶寶,可以給予穀類食物,加水或母乳調成糊狀或泥狀,並且讓寶寶直接接觸糊狀食物,而不是裝在奶瓶裡餵食,等到寶寶比較適應,再給予蔬菜泥、水果泥。
很多家長會為寶寶準備白米煮成的粥,然而白米經過加工去除米糠、胚芽,能提供的主要是來自於醣類的熱量,雖然比較好消化,卻也流失了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相較之下,燕麥、大麥、糙米、甚至是地瓜、南瓜、馬鈴薯都能提供比白米更多元的營養素,大麥也因此成為國外副食品的新寵兒之一。
舉例來說,糙米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E、菸鹼素、膳食纖維等營養,都比白米的含量更高;燕麥含有的葉酸、鉀、鈣、鎂、鐵、鋅等營養,同樣勝過白米。至於大麥,孫語霙營養師提到,大麥的膳食纖維是白米的24倍以上,有助於寶寶排便順暢、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大麥的鐵含量是白米的16倍以上,有助於正常紅血球的形成,及氧氣的輸送與利用;大麥的鈣含量是白米的5倍以上,能幫助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大麥的維生素B1是白米的7倍,有助於維持能量正常代謝,維持寶寶活力;此外,大麥含有β-葡聚醣,研究顯示β-葡聚醣可以幫助調整體質、增強體力。
▲孫語霙營養師提出專業建議:如何給寶寶完整的營養素
也因為穀物營養成分各有不同,為了讓寶寶盡可能攝取到多元的營養素,孫語霙營養師建議,家長在準備副食品時,可選擇白米以外的穀物,並將多種穀物混合使用,更能幫助補充寶寶容易缺乏的葉酸、鐵、鋅和鎂等營養素。
可選擇大廠牌、有機認證、成分單純的副食品,讓寶寶吃得更安心
當副食品的種類愈多樣化,為寶寶準備副食品就要耗費愈多心力,對許多家長來說都是一大挑戰,這時如果能夠選擇適合的產品,家長不僅可以減輕一些負擔,也可以讓寶寶多方嘗試、補充更多元的營養。
對於想要為寶寶挑選副食品的家長來說,孫語霙營養師建議,選擇大品牌比較有保障、令人放心,家長也可以隨時留意食品安全新聞,此外最好可以選擇有機的產品,以大麥來說,種植大麥的環境、土壤、水源必須經過嚴格管控,沒有農藥、化學肥料、除草劑、殺蟲劑等化學物質污染,而且一定要取得「驗證標章」才算真有機;針對產品的成分,要選擇成分單純的產品,不添加鹽分、調味劑、防腐劑、人工色素等,具檢驗標章(如慈悅潔淨標章)認證更佳。
孫語霙營養師也提醒,寶寶喜歡吃、願意吃,同樣是準備副食品的重點之一,「副食品與乳汁的味道不同,一開始寶寶接受度不高,家長也不要感到太挫折,可以讓寶寶慢慢適應,再增加食物的給予量和食物的種類」,她也建議把握以下4大原則,媽媽和寶寶都能放心吃副食品:
- 由溫和流質開始添加,依序依照半流質、半固體、固體的型態調整。
- 清淡、天然、少添加為原則,過油、人工添加物物、調味料應避免。
- 先從較不刺激的穀類製品開始,蝦貝類等海鮮須酌量使用並觀察。
- 出現不舒服的現象,應立即停止餵食,並尋求醫師、營養師指導。
資料來源: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85&pid=8338
http://stella-health.blogspot.com/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