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人體構成的基本元素,包含肌肉、皮膚、關節、頭髮或指甲等,都與蛋白質密切相關。而免疫細胞與抗體的形成更是需要蛋白質,甚至是各種賀爾蒙也不例外。因此,在蛋白質不足的情況下,這些人體的機能都會出問題,連帶也會出現一些明顯的徵兆。
蛋白質警示徵兆1:沒精神、免疫力下降
肌肉是由蛋白質組成,同時也會提供人體需要的能量,而當蛋白質攝取不足時,肌肉量就會下降,連帶導致沒有精神,這也是為什麼在傳統中,要「補元氣」時,會建議多吃雞湯、鮑魚等富含蛋白質的食材。此外,由於蛋白質與抗體、賀爾蒙有關,當蛋白質攝取不足,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不只容易產生感染,也會比較常感冒。
蛋白質警示徵兆2:經常性肌肉、關節痛
當蛋白質攝取不足,肌力會下降,尤其是年長者的肌肉流失會更加明顯,這也是許多疼痛形成的原因。由於關節周邊會被肌肉包覆,當肌肉出狀況,關節也會跟著產生不適。因此,金醫師特別提醒,尤其是年長者,比起依靠止痛藥來消除肌肉、關節疼痛,每天至少要攝取肉類、海鮮、雞蛋與豆腐等四種食物的其中之一,確保蛋白質攝取,才能將問題根除。
蛋白質警示徵兆3:皮膚乾燥、毛髮指甲變脆弱
蛋白質是構成頭髮、指甲的主要成分,因此當原料不足,這些部位也會變得脆弱,頭髮甚至會變色。比起使用昂貴的保養品,當這些狀況出現時,首先該注意的其實是蛋白質攝取。反面來說,由於這些徵兆顯而易見,它們也可以當成調理後的指標,若是皮膚變好、指甲與頭髮不再那麼容易就斷裂,就代表蛋白質攝取已經恢復正常。
蛋白質警示徵兆4:水腫、下肢沈重感
儘管水腫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但在沒有其他特殊情況下出現的水腫,就可能是蛋白質攝取不足的徵兆。由於血液中的蛋白質會影響滲透壓,能夠幫助讓其他部位的水分進入到血管中,但當蛋白質不足時,水分就會滯留在組織細胞,導致水腫發生。尤其是因為重力影響,這樣的情況在下肢也會更加嚴重。
蛋白質警示徵兆5:憂鬱、情緒起伏大
蛋白質是構成神經傳導物質的重要成分,其中被稱為快樂賀爾蒙的「血清素」,其原料色氨酸也可以藉由蛋白質食物獲得。此外,肌肉不足導致運動能力下降,對於心理層面也會造成影響。因此,當情緒起伏大、容易憂鬱時,比起吃甜點、甜食,更應該把重點放在是不是蛋白質攝取太少。
蛋白質警示徵兆6:易餓、嘴饞
相較於澱粉,蛋白質的消化時間長達四小時,同時也能夠抑制食慾賀爾蒙,尤其是蛋白質攝取不足、碳水化合物卻過量的情況下,除了消化時間減少,血糖也會上升的比較快,並且刺激胰島素分泌,讓血糖快速下降,進而導致短時間內又想要吃東西。因此,包含用餐後容易感覺到餓、在餐間總是想要吃零食或宵夜,也都是蛋白質攝取不足的症狀之一。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吃太少了!身體出現6個跡象,原來是「這營養」不夠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