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時不通風的房間、車內恐成烤箱!打破只有室外會中暑的迷思
多數人對中暑的了解,大部分都停留在曬太陽、汗流不止,再加上沒有適時補水或電解質引發的頭暈目眩,但實際上的中暑並沒有這麼簡單!當人體內的水分大量流失,血液也會變得相對濃稠,根據國健署針對熱傷害的介紹來看,長時間處於缺水、爆汗的情況下,血液循環就會慢慢衰竭,未及時發現便會惡化成中暑,死亡率約為30%至80%左右。
那造成室內中暑、熱傷害的原因又是什麼?國健署提醒,當空間內的空氣流動差,就會讓散熱速度下降,這時候產熱速度遠高於散熱速度,就會導致熱能無法順利排出,最後變得像烤爐一樣持續升溫,室外停車場的汽車內也是相同道理,在夏日動輒35°C的氣溫下,車內的溫度每10分鐘約會上升5°C左右,長時間照射還有可能會衝破60°C!
對此國健署叮嚀,炎炎夏日時千萬不要為了想省電、或者怕熱風吹進屋內,就不開空調或門窗,建議還是要適當通風,否則體溫調節功能較差的年長者、兒童就有可能出現嚴重的熱傷害,還有外出時也要注意別把小孩、寵物獨留在汽車內忍受悶熱,以免生命安全釀危險。
而就算在室內吹冷氣,中暑的機率也不是0!根據《長庚醫訊》裡中醫針傷科醫師趙晏琳的說法,中暑還有陰陽之分,其中屬於「陰暑」的中暑患者通常是待高溫的室外一陣子後,突然進入低溫涼爽的冷氣房,造成皮膚表面毛細孔、微血管急速收縮,就和剛運動完卻狂灌冰水的原理相似,進而使身體非常疲倦、頭暈昏沉、噁心、食慾不振,這也是一種中暑的表現,卻很容易輕忽。
【頭有點昏昏,我中暑了嗎?中醫師教你捏一下便知】
造成中暑的原因有很多,有時候曬完太陽沒多久就覺得頭暈腦脹的,不禁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中暑了,而在室內又因為吹著冷氣、容易忽略掉身體不適的跡象,如果沒有及時察覺,後果比想像中嚴重。對此,知名中醫師周宗翰提供一招簡單的判斷方式,只要用大拇指、食指在兩眼間的印堂,輕輕快速一捏,一旦出現紅紅的線,就表示已經有中暑現象喔!
中暑了該怎麼救?第一時間3方法降溫、室內中暑的解法一次看
若身邊有人因為中暑而身體不適,甚至是昏厥、意識不清的話,可以參考美國心臟醫學會最新「高級救命術」的指引——「先降溫、後送醫」的緊急應對措施。由於中暑者的體溫調節中樞已經失去控制,要是沒有及時降溫,就可能讓體溫不斷飆高,影響其他器官,若執行降溫動作約5分鐘後,患者的意識、呼吸、循環仍沒有好轉,就要立刻送醫檢查。
1.常見的降溫手法
根據《大愛新聞》的採訪,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建議幫中暑患者脫去悶熱的衣物、盡速帶他到通風的地方,最重要的是確認對方是否還有意識、喝水會不會嗆到等,可以的話盡快幫他補充冷開水或電解質液。
而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則同樣在採訪中推薦大家,平常可以準備一些冰水袋,若出現中暑患者,就可以將冰水袋放在大動脈流經、且血管較淺薄的地方,像是腋下、胯下等處,都可以加速降溫。
最後,是來自於「美國心臟醫學會高級救命術」的舒緩體溫秘訣,在一旁有人看顧、時刻確認患者的反應等安全狀況下,由於水中的對流是空氣中的32倍,故可以將中暑患者泡在冷水中,並維持頭部在水面上,就可以幫助患者快速降溫。但要是患者對於水溫感到不適,有明顯的掙扎或抗拒時就不要勉強,不然降溫的效果也會變差。
2.室內中暑的解方
提到室內中暑,多半和冷氣脫不了關係,像常見的陰暑就是突然進出冷氣房所造成,而賴睿昕中醫師也在專欄文章中指出,一旦患者在家出現排汗困難、畏寒發熱及頭痛等陰暑現象,就可以準備2片薑片與300毫升的熱水,悶出一杯薑茶服用,即可舒緩不適,但要是出現喉嚨痛或咳嗽等感冒症狀時,就不能再繼續喝薑茶,否則可能會讓病情加重。
此外,澄觀中醫院所的副院長張文馨醫師也曾撰文推薦,患上陰暑的朋友可以用濕毛巾冷敷大椎穴與內關穴兩處,約五分鐘即可,同時再搭配按摩20下,還能達到清熱消暑、降心火的功效,也因為這些地方的皮膚較薄,冷敷散熱的效果也來得相當不錯。
大椎穴:疏風清熱益氣(坐著微低頭,脖子後方鼓起最明顯的地方就是大椎穴)
內關穴:安定心神、改善胸悶、減少噁心欲吐
參考資料:
三伏貼教母 莊雅惠中醫師正式開課!台灣第一堂0基礎中醫線上課程【中醫五臟排毒✅:從系統知識到對症實作16堂課|體質辨認•望診檢測•經絡穴道•藥膳茶飲•熱敷鬆筋•刮痧清毒•拔罐除瘀】7.3-7.10 只有7天!限時超早鳥最低價下殺3折,再贈穴位圖+按摩棒>>https://bit.ly/3NPMX3f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待在冷氣房竟然也會中暑嗎?中醫教你這樣一捏秒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