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淑慎受訪表示,主治醫師不斷強調標靶藥物對治療腫瘤很有幫助,但她也明知道很有效,但因為會變醜就是不想吃。儘管醫師說服,她仍笑說,因要上鏡頭還是會偷偷停藥幾天。
而她也於社群表示,吃藥就是會水腫,她也無能為力,總不能不吃。以後若覺得她變胖,其實不是胖,而是「可愛到膨脹」,強調會「繼續吃藥、繼續漂亮、繼續爽快、繼續我的快樂人生」,顯現樂觀面對病情的人生態度。
胃腸基質瘤發現不易,與胃癌、腸癌等上皮細胞癌大不同
蕭淑慎罹患的「十二指腸基質瘤」與「十二指腸癌」大有不同。十二指腸基質瘤為「胃腸道基質腫瘤」的一種。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游介宇受訪表示,一般大眾較常見的胃癌、腸癌等,是因第一層接觸食物的黏膜組織(上皮細胞)病變所致;而胃腸道基質瘤則是一種特別的「肉瘤」(Sarcoma),位於平滑肌組織,因此較不容易發現。由於目前尚無法歸納胃腸道基質瘤風險族群為何,因此僅能以基因突變解釋發病原因。
義大醫院消化系內視鏡科科主任王文倫也曾受訪表示,由於胃腸基質瘤發生在消化道管壁肌肉層,生長速度不快,容易拖到長很大才會出現症狀,也因此等患者發現不對時常已轉移。
綜合嘉義長庚醫院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的衛教資料,胃腸基質瘤雖是胃腸道「非上皮細胞腫瘤」中最常見的,但仍僅佔所有胃腸道癌症1%,和大腸癌、胃癌等疾患相比相對罕見,可發生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而蕭淑慎罹患的十二指腸基質瘤佔胃腸基質瘤比例5%,其他部位佔比為:
- 胃:40~60%
- 空/迴腸:25~30%
- 大腸:5~15%
- 食道:≤1%
而一般來說,小的胃腸道基質瘤沒有明顯症狀,即使有症狀,也僅會出現上腹悶痛、類似胃食道逆流等的胃腸輕微不適,甚至有部分民眾是因貧血追蹤治療,才意外發現該症。而隨著腫瘤變大可能會產生不適的狀況也隨之增加。出現胃腸道出血以及腹部腫塊等症狀,機率皆為40%,其他可能的不適症狀包括:
- 胃腸不適、腹脹、腹痛:20%
- 腸阻塞:25~40%
- 貧血
- 疲累
標靶藥物可妥善控制胃腸道基質瘤,症狀與潰瘍相似及早就醫才可及早檢出
儘管胃腸道基質瘤發現不易,但治療方式繁多。綜合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王文倫醫師的資料,臨床標準治療是「手術切除腫瘤」,以降低復發和轉移風險,後續則可進行標靶藥物治療。
若發生在胃部,且基質瘤小於1cm,可規律回診觀察,發現變大再切除即可;若發生在非胃部(包括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直腸、食道等),即便基質瘤小於2cm,由於轉移風險高,則應盡速切除;若胃腸道基質瘤超過2cm,則惡性度較大應以外科切除為主要治療方式。
雖然該腫瘤發現時常已轉移,但隨著標靶藥物問世輔助治療,胃腸道基質瘤也不再如20年前般難以救治。有轉移、局部侵犯、高復發風險的患者,長期規律服用標靶藥物,可控制絕佳,甚至可和疾病和平共處一輩子。
不過,標靶藥物也會有其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除了包括蕭淑慎也產生的體液滯留(眼眶周圍、四肢水腫等)外,其次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疲倦等,依標靶藥物不同,產生的副作用也不盡相同。
綜合秀傳紀念醫院與羅東博愛醫院的衛教資料,台灣的胃腸基質瘤年發生率雖僅為為每百萬人口約13.7人,但由於胃腸道基質瘤的初期症狀與良性潰瘍疾病較難區分,需要以胃鏡進行診斷。也因此若民眾出現黑便、血便、腹痛腹脹、便秘、噁心嘔吐、貧血等胃腸道症狀,應及早就一檢查才可及早發現、治療。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存夠錢買房卻遇到升息!專家教你做對4件事,升息下照樣有最優房貸條件!
- 抗癌成功回歸台劇爆紅!比莉:人生就是要大笑,3個保養訣竅開心過生活
- 壺腹癌和胰臟癌同樣棘手!壺腹長腫瘤,身體用3種「變色」提醒你
- 十二指腸潰瘍的症狀與危險因子你該知道!十二指腸潰瘍吃什麼有助治療?
女星癌細胞轉移到肝臟!小心6症狀讓人以為是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