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患更要留意痠痛貼布用量,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恐造成心臟副作用
雖然止痛貼布可以在藥妝店等通路隨意購買,然而日本天皇的心臟醫師、順天堂大學醫學院心臟血管外科教授天野篤指出,貼布不可以輕易地使用,尤其是心臟有問題的民眾更是要小心,有造成血壓升高、病況惡化的危險。
這是因為市售止痛貼布中常會有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的成分,雖然能夠抑制會引起體內發炎、疼痛的前列腺素等物質,但也同時會影響腎臟調控水分與電解質的能力,讓水、鈉容易積聚在體內,使血壓上升並造成浮腫。
天野篤教授進一步表示,曾有報告指出,血壓正常的高齡者服用NSAIDs後,會讓血壓升高成為高血壓,而在中斷服用後,血壓即變為正常,僅此就可知NSAIDs會影響血壓。若是本來就有高血壓的民眾,過度使用NSAIDs則可能會提升狹心症、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等心臟疾病發病風險。
而根據臺大醫院及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楊宗霖、黃柏勳所撰資料,高劑量的NSAIDs有嚴重的心血管、胃腸道風險,應盡量使用最低劑量、最短療程降低併發症風險。
貼布的藥劑會經由「經皮吸收」而作用全身
那麼,明明只是使用貼布,又不是實際吃藥,為什麼會造成體內藥劑濃度過度呢?南投醫院衛教資料指出,原來貼布中的藥物會經過「經皮吸收」作用全身。
日本藥劑師、營養學博士宇多川久美子所著的《正確吃藥,病才會好》中也指出,許多民眾會有外用貼布與口服藥不同,僅作用於貼服部位的錯覺。然而若連續使用,經皮吸收的藥量也會提高,隨之提升副作用危險。
天野篤教授也為文以近年日本效力強勁的市售貼布舉例,僅僅只要貼2枚,血液中藥物主成分的上升程度,就能與直接服用口服藥的情況相同。
貼布藥劑不只影響心臟,過量恐對肝、腎、胃腸造成負面影響
除了心臟風險外,貼布的副作用不只如此。開業藥局藥師柯明道曾受訪指出,過量使用西藥貼布還可能影響肝、腎,形成副作用。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韓德生也曾表示,有患者大量、長期使用消炎止痛類型痠痛貼布,藥劑過量不僅傷腎,還產生胃痛、胃潰瘍的狀況。
一篇由紐約杜魯大學(Touro College)健康科學學院助理教授、藥師Violetta Shamilova所審閱的文章也指出,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貼布,恐會增加心臟病、中風、胃腸道出血的風險。若民眾有呼吸變短、說話含糊、噁心、腹瀉、眼睛或皮膚變黃等症狀,應立即尋求醫療協助。
使用貼布不過量,專家曝2使用方針
綜上所述,貼布也是不容民眾輕忽的藥物產品。因此若已知道本身有心臟疾患,在隨意購買市售貼布使用之前,先詢問醫師才是較佳的做法,此外,也應嚴格遵守貼布相關產品的使用規範。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渝仁受訪建議,每天貼不應以不超過2片為限,每片大小約手掌大小或B5大小。也可進一步將2片貼布剪成數小片貼,總量不超過2片即可。而因為貼布藥效4~6小時便會釋放完畢,為了避免貼過久反而造成過敏、紅疹,建議夏天時4小時,其餘季節6~8小時就要撕下。
此外,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曾有老翁因腳痛自行貼貼布緩解長達5年,後來就診才發現是下肢動脈栓塞,甚至嚴重到幾乎要截肢的程度。因此,雖然許多貼布是不需醫師處方,民眾可輕易購得的藥品,但若發現貼了貼布遲遲無法緩解也要留心,及早就醫請醫師診斷。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