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游泳不等於深諳水性!譚艾珍FB分享水域脫險經驗
日前有高中畢業生前往漁光島禁止戲水之處,而不慎發生意外;新北瑞芳區附近海域,也有33歲男子和家人在海岸邊浮潛不慎溺水;而南投日月潭也有一名進行輕艇訓練17歲高中生,疑似因想消暑而自行跳潭泡水,不料溺水。諸多案例均證實,本應快樂地出遊、游泳的行程,一不小心就可能發生憾事。因此夏季玩水除了選擇安全的游玩地點外,或許評估自身是否諳水性也相當重要。
知名演員譚艾珍為文指出,即使是小波浪的海面與平靜的溪水都可能暗藏危機,會游泳與諳水性截然不同。即便游泳姿勢標準、游得又快又持久,但若遇到突發狀況不知如何保命,只顧奮力掙扎,就可能因筋疲力盡、被水嗆到昏厥因而失去脫離險境的機會。
並以自己為案例和粉絲分享,以前年輕時有次在海水域場由玩不慎被暗湧向外拉出,雖然有及時呼救,救生員卻沒發現,只好當機立斷順著水流仰漂,再用仰式慢慢向岸邊靠近,感受到拉力變弱時改用自由式游到淺灘,順利上岸脫離險境,因此相當感謝媽媽從小教育他們水性。
游泳戲水前留意防溺10招避免遺憾
而為了避免溺水憾事發生,教育部也宣導防溺10招,戲水前留意10點注意事項避免憾事發生:
- 戲水地點合法,有救生設備與人員
- 避免危險行為,勿跳水
- 湖泊溪流落差變化大,戲水游泳格外小心
- 不要落單,隨時注意同伴狀況位置
- 下水前先暖身,勿穿牛仔褲下水
- 勿嬉鬧惡作劇
- 身體疲累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
- 勿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小心失溫
- 注意氣象報告,現場氣候不佳不要戲水
- 加強游泳漂浮技巧,不幸落水保持冷靜放鬆
游泳抽筋不要慌!冷靜才能抽筋自解,緩解、放鬆僵硬肌肉
除了水中的暗流外,玩水時突發抽筋可能是民眾最需擔心的身體狀況,不僅令人措手不及,若太過慌亂甚至恐提升溺水的可能性。因此避免抽筋的發生是預防危險的最佳手段。根據新北市政府體育處的資料,游泳玩水前須留意以下事項避免抽筋:
- 身體、精神狀況不好時不可游泳
- 劇烈運動後不可下水
- 下水前要適度熱身
- 身體過度疲勞不可下水
- 飯後1~1.5小時才可下水
- 天氣太冷或氣溫低時不可下水
不過,若仍不幸突發抽筋到底該怎麼辦呢?中華民國紅十字會高級水上安全救生教練黃正仁受訪提醒,突然出現疼痛、僵硬等抽筋症狀應先冷靜,深吸一口氣讓心情放鬆,並大聲喊出「我抽筋了」尋求支援與協助。千萬不要因為突如其來的抽筋,而緊張慌亂不已。
台南知名游泳教練森教練也拍片一再提醒,當在大海裡發生抽筋無人救援時,雖然不慌真的不太可能,但還是要盡量冷靜再冷靜,才能盡速幫助自己緩解抽筋狀況。若無法冷靜,不僅可能導致體力耗盡,還可能因被水嗆到而昏厥。亞東醫院衛教資料也曾指出,若太過緊張、恐懼,導致失去判斷能力,肌肉僵硬,在求生的本能下甚至還會造成他人危險。
綜合黃正仁教練與森教練的資料,不論身體是僵硬還是放鬆,只要身體內有空氣就會浮在水面上,因此在水中拉筋時也別忘了換氣。若是在海、湖等較深水域緩解抽筋時,若身體內沒空氣,邊緩解就會邊向下沉,即便最後順利解決抽筋問題,但離水面太遠也很難力挽狂瀾。
而由於游泳時最容易發生抽筋的部位,以小腿、腳趾頭與腳板發生機率最高,其次則是大腿部位,手部抽筋則相對少見。綜合游泳教育「像一條魚LikeAFish」創辦人張景泓、森教練以及「YAFaST水中健身X游泳防溺」創辦人吳妮晏的資料,來看看若遇到這些部位抽筋時該如何緩解吧。
舒緩小腿
使用水母漂,用同側手抓住腳趾或腳踝,膝蓋盡量不彎,用手往讓抽筋腿打直。另一隻手則可幫小腿按摩幫助肌肉放鬆。
換氣時手先暫時放開腿部,同時壓水抬頭,頭部才可順利浮出水面。再緩解抽筋時也切記別因緊張胡亂吐氣而影響浮力。
舒緩腳趾、腳板
使用水母漂,用手指包住腳趾握拳,前後拉動直至腳趾舒緩無抽筋症狀。換氣時抬頭快吐快吸。
舒緩大腿
使用水母漂,抓住腳背讓大腿向後屈膝拉筋,另一隻手按摩大腿。
手部抽筋
一手伸直,另一手下壓食指到小指的四根手指。由於水有浮力,容易讓身體不穩定,通常不會幫別人操作。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