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的新聞稿指出,在6個月至5歲兒童的臨床試驗中,不良反應大多都是暫時且輕微的,受試者最常見的副作用除了哭鬧、注射部位疼痛或腫脹、紅斑外,也會有嗜睡、食慾不振、發燒、頭痛和肌肉酸痛等情形,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為止的臨床試驗裡並沒有發現幼兒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出現心肌炎、心包膜炎或死亡案例。
即便副作用輕微,仍有許多父母對於讓6個月以上、5歲以下的幼兒施打疫苗抱持疑慮,根據醫學博士Devika Bhushan的說法,幼兒施打疫苗是經過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授權而來的,也代表接受過專業人士縝密的評估和測試,此外,她建議家長若想降低嬰幼兒染疫後罹患重症的機率,更要積極地安排接種疫苗。
不過,隨著能夠接種疫苗的年齡持續下修,6個月以下的嬰兒仍是「防疫邊緣人」,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剛出生的寶貝也有新冠防護罩?23日,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在廣播節目《新聞放鞭炮》專訪台大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時,就有以流感疫苗為例,指出孕婦接種疫苗,胎兒是能夠獲得抗體,而新冠疫苗應該也有差不多的效果。
孕婦接種,胎兒能有抗體嗎?專家:幼兒出生6個月內都有保護力
根據英國《鏡報》的報導,一名產婦因為懷孕而不敢施打疫苗,沒想到卻在妊娠期間感染新冠肺炎,後續竟出現胎動異常的狀況,沒想到是因為胎盤遭到新冠病毒感染,導致養分無法正常供應給寶寶,僅僅25周大就得剖腹生育。
面對新冠疫情,孕婦本就是高風險族群之一,接種疫苗不僅能降低媽媽本人的重症風險外,其實也能讓即將出生的寶貝獲得抗體。2021年2月,以色列就曾經邀請20名、於懷孕後期完整接種兩劑BNT疫苗的女性進行採檢,發現腹中的胎兒也能透過胎盤獲得抗體。
此外今年2月,《CNN health》的報導中也指出,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嬰兒監測研究和預防部門負責人Dana Meaney-Delman以流感、百日咳等疾病為例,若在懷孕期間接種疫苗,能夠提供嬰兒出生後約六個月的保護力,目前相關研究也顯示,產婦要是能在懷孕期間接種mRNA新冠肺炎疫苗,臍帶血中便會發現抗體的存在,甚至能降低61%未來嬰兒因染疫住院的風險,等於媽媽1人施打疫苗、嬰兒也能多方受惠。
要怎麼判斷幼兒是不是身體不適?醫籲4大重症預兆要小心
不論是媽媽接種疫苗來提供抗體給胎兒,或是讓6個月以上的嬰兒施打疫苗,雖然能夠降低重症危機,但並不代表能100%防止新冠病毒入侵。臺北市政府的新聞稿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陳品君表示,嬰兒確診後的臨床症狀大多以輕中症為主,甚至連無症狀的比例都比成人還高,不過較容易出現食慾不振、腹瀉、嘔吐等特異性症狀。
不過比起幼兒染疫,更多父母擔心的是孩子身體不舒服,但卻因為還不太會說話,導致沒辦法清楚表達,害病情一拖再拖。陳品君醫師表示,感染過程中只要發現小朋友高燒不退,或是好不容易退燒了,精神和活動力卻一樣低迷,並且持續有食慾不佳、嘔吐、腹瀉等狀況,就有可能是重症前的預兆,另外就算康復後,也要留意幼兒身上是否出現皮疹、結膜炎、口部黏膜發紅等病徵,以防錯過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的治療時間。
參考資料:
- 以色列研究:孕婦打COVID-19疫苗 胎兒可獲抗體
- 衛福部食藥署核准莫德納疫苗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接種
- 孕婦接種疫苗可提供胎兒抗體 醫:出生6個月內有保護
-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新聞稿-新冠肺炎疫情對嬰幼兒的影響
- 'I caught Covid while pregnant - my baby was born at just 25 weeks'
- What should parents know about the COVID vaccine for kids under 5?
- Getting vaccinated against Covid-19 during pregnancy can help protect baby too, new CDC study suggests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