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睡不著才叫失眠!9個睡眠不足的徵兆,常踢到櫃子、愛蹺腳都中

71,734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菅原洋平(職能治療師)】

觀察日常生活的微小徵兆,找出潛藏的失眠因子



以下九個問題,你符合幾項?
  1. 常踢到櫃角:本體感覺(Proprioception)
  2. 糖果含到一半就咬碎:血清素(Serotonin)
  3. 用電腦時忍不住摸頭髮或臉:組織胺(Histamine)
  4. 經常忘記自己要做什麼: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
  5. 愛蹺腳、托腮幫子:抗重力肌(Anti-gravity muscles)
  6. 睡前忍不住要吃東西:瘦蛋白(Leptin)、飢餓素(Ghrelin)
  7. 周圍一吵就無法專心:α 波聽覺過敏(Hyperacusis)
  8. 經常同一行字看兩遍:微睡眠(Microsleep)
  9. 對別人的言行斤斤計較:杏仁核(Amygdala)

只要符合其中一項,你就有睡眠不足的危機!

常踢到櫃角:本體感覺



會踢到櫃角是因為大腦所掌握的身體狀況,與身體實際的動作之間有落差所導致。我們的肌肉會將伸縮的資訊傳送到大腦,告知身體現在正在做什麼動作,這就是所謂的「本體感覺」。

如果睡眠不足,本體感覺的資訊就會變得不精確。如果肌肉傳達「腳跨出多大步」的資訊不精確,有時步距其實比大腦所以為的還要大,如果就這樣走過櫃子前面,就會一腳踢上去。同樣地,過門時撞到肩膀、背包帶子勾到東西、菜刀切到手或沒拿好手上的東西,這些都是本體感覺的資訊不足造成的。

糖果含到一半就咬碎:血清素



吃糖果時沒辦法含到最後,忍不住要咬碎,顯示體內血清素不足。血清素是一種大腦神經傳導物質,也是讓大腦清醒的物質之一,負責讓我們緩慢清醒,而不會對突來的刺激做出反應。

血清素的特徵是,容易在進行節律運動時分泌。比方說,反覆按壓手中的原子筆、抖腳、用指頭敲打桌面或原地走來走去。這些都是大腦為了補充不足的血清素,命令身體進行有節奏的運動所導致。

用電腦時忍不住摸頭髮或臉:組織胺



用電腦時,有些人會忍不住摸頭髮、眉毛、鼻子或嘴巴。也有人會把玩領帶、項鍊或耳環。這代表讓大腦清醒的物質組織胺正在過度分泌。

睡眠不足的狀態下,從事必須讓大腦維持清醒的電腦工作或對話,由於清醒程度一下子從低水平飆升至高水平,導致組織胺過度分泌。組織胺過度分泌,身體的敏感部位就會發癢。

經常忘記自己要做什麼:工作記憶



一坐到辦公桌前,就忘了本來要做什麼。有些人因為經常發生這種狀況,跑來門診看健忘問題。其實只要回到最初的地點,再次走向辦公桌,就會想起本來要做的事了。因為不是真的忘記,所以不是健忘,而是散漫造成的現象。

大腦有所謂的工作記憶,會把記住的事暫存在腦中,先處理眼前無關的任務,需要時再想起來。因為有這樣的功能,我們可以在做家事和工作時同時處理多項任務,但一旦睡眠不足,工作記憶的功能就會衰退。

因此睡眠不足會造成低階錯誤頻發,或繼續中斷的工作時必須花時間才能想起先前的進度等,降低生產力。

愛蹺腳、托腮幫子:抗重力肌



我們把維持雙足步行姿勢,抵抗重力的肌肉稱為抗重力肌。抗重力肌位於下巴、腹部、臀部、大腿、小腿和背部,維持人體活動,支撐身體。

如果睡眠不足,大腦不夠清醒,抗重力肌的活動力也會衰退,導致姿勢不良。一坐下來就蹺腳,雙腳無法貼地;在桌上托腮幫子,下巴突出,彎腰駝背。如果日常生活的姿勢不良就代表睡眠不足。

請閉上眼睛,試著單腳站立。如果撐不到10 秒就東倒西歪,不得不用另一腳撐地,極有可能是睡眠不足。

睡前忍不住要吃東西:瘦蛋白、飢餓素



早上醒來後連續清醒超過18 個小時以上,即使沒有特別忙碌,大腦也會能量不足。如果早上6點起床,那就是午夜0時左右就寢。

大腦超過活動極限,能量不足,就會發出指令,減少飽足感荷爾蒙—瘦蛋白,並增加激刺食慾的荷爾蒙—飢餓素。我們就會飢餓、嘴饞,想要吃點甜食,或是有嚼勁的零嘴。

其實這只是大腦誤以為能量不足,並非真的飢餓。只要熬夜,每個人都會經歷這種餓感,但平日確保充足睡眠的人,即使半夜覺得餓,也能克制口腹之欲。

周圍一吵就無法專心:α波聽覺過敏



如果腦袋清醒,專心投入工作,即使周圍鬧哄哄的,也能全神貫注。會覺得周圍的聲音擾人,是因為睡眠不足,導致大腦清醒程度低落。顯示大腦活動的腦波,在完全清醒時有較多的β波(14Hz以上),但睡眠不足,大腦清醒程度低落時,就有更多8 ∼13Hz的α波。α波一增加,聽覺就會變得敏感。受到聽覺過敏的影響,我們會過度被周圍的動靜打擾。

經常同一行字看兩遍:微睡眠



或許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同一行字看兩遍、打字時選錯字、明明有在聽,卻無法複述對方的話。這些都是所謂的「微睡眠」現象。這是大腦無自覺睡著的現象,睡眠不足時經常發生。當我們感到昏昏欲睡時,就是大腦在警告活動瀕臨極限了。

但有時我們會忽略大腦發出的警示訊號,繼續活動。於是大腦就會在不影響作業的範圍內停止神經活動,也就是進入微睡眠狀態,維持基本活動。微睡眠是2至7秒的極短暫睡眠,人並沒有睡著的自覺,但有超過五成以上的機率會犯錯。雖然不是重大疏失,但若是置之不理繼續工作,最終將會釀成重大的人為錯誤。

對別人的言行斤斤計較:杏仁核



有個實驗是故意讓健康的人處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下,觀察大腦影像後發現杏仁核越來越活躍。杏仁核是大腦中一小塊形似杏仁的區域,對於所見所聞等刺激,會判斷是否造成威脅,並提高身體代謝,挺身戰鬥或拔腿就逃。

如果杏仁核過度活躍,微小的刺激就會引發反應,即使是平和的人際相處,也會將他人的言行舉止解讀為居心不良,用不必要的攻擊態度應對。如果事後冷靜回想,納悶「我怎麼會態度那麼差?」這就是睡眠不足導致杏仁核過度活躍,而引發的反應。

本文摘自《快眠大全:利用光線×溫度×腦科學的123個高效睡眠休息法,終結身心腦疲勞》/菅原洋平(職能治療師)/三采文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