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男染疫1個月,病毒量不減反增!年輕沒慢性病,3原因小心病毒不友善

671,835 收藏2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吳旻珊、吳慧禎報導】感染到Omicron病毒株的患者多為輕症或無症狀,比率更是高達99.7%,不少人把新冠肺炎當成「小感冒」看待,警戒度大大降低。但流行疾病仍然有其危險性存在,即便沒有免疫系統或慢性病,若忽略3個生活習慣,重症機率仍可能提高!

22歲男確診1個月病毒量不減反增?醫師分析原因



去年底就有一個案例,1名22歲的柬埔寨男大學生來台讀書,在解隔離前一天確診,也被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治療。依當時政策,即便沒有明顯症狀,仍需隔離等病毒量下降、篩檢陰性。儘管這名男大生沒有特別明顯或難治癒的症狀纏身,沒想到在病房長達一個月的隔離期間,卻出現病毒量「不減反增」的奇特現象! (編輯推薦:視訊看診辦虛擬健保卡,快速又免接觸!虛擬健保卡申請5步驟、使用流程懶人包)

對此,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郭鈺君就點出該案例「作息出問題」,才導致病毒量居高不下。由於他本身身形瘦弱,長時間處在隔離的環境裡,三餐也沒有照常吃,更常常熬夜打電動,作息日夜顛倒,才會出現免疫力大幅下降的狀況,也因此讓病毒量持續增加。

年輕、沒慢性病就不怕病毒?這些原因也是高風險因子



中醫對抗大型流行病經驗可說是從古至今,郭鈺君醫師表示,古時稱之為「瘟疫」,是根據病原體進入人體後,邪氣與正氣鬥爭所表現的證候來擬定處方,而每個人正氣的狀態不太一樣,也無法單純以年齡判斷。除了年齡與慢性病,以下統整經常被忽略的生活習慣,都可能是讓病毒量增加、甚至是重症風險變高的原因。

1.生活作息或飲食不正常、長期愛吃冰涼食物



依照郭鈺君中醫師的分析,年輕患者雖然沒有慢性疾病,看似抵抗力強,卻因長期食用冰涼的食物或者生活作息不正常造成體內氣機不通暢。此時若僅是服用一般的抗病毒藥方,不一定能夠到達邪氣所在之處,仍是需要辨證論治,依體質與個人狀況開立適合的藥方才能達到效果。

2.焦慮、壓力大也會讓免疫力下降



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嚴峻,輕症者多採居家隔離,但確診以及隔離的壓力,很容易使患者免疫力變差,不利病毒量下降。

下一頁看更多讓重症風險變高的危險因子!沒想到,常見的生活壞習慣,竟會讓新冠肺炎來敲門!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