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該快篩、PCR、急診就醫?急診醫學會4指引一圖秒懂

55,857 收藏2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洪辰竺報導】隨著新冠病毒本土確診案例逐日攀升,民眾篩檢需求大增,不少民眾因台灣急診就醫便利,蜂擁至各院急診單位要求篩檢;不過,此行為不但會排擠到重症病人在急診單位的救治,更可能會增加自身染疫的風險。

「台灣急診醫學會」呼籲,民眾應先行檢視自身染病風險,以及症狀嚴重度,以決定最佳的篩檢與就醫策略。另外,若發現出現7大警示症狀,則須前往急診就醫。

實名制快篩哪裡買得到?附近藥局庫存馬上查→ 【實名制快篩試劑數量查詢】

4大族群根據是否有警示症狀,應對作為分別如下



根據是否有接觸史、是否接受匡列隔離、家用快篩陽性者,以及確診個案,「台灣急診醫學會」將民眾分為4大族群,另也分別列出當無症狀發生,或是發生輕微至嚴重症狀時,相關作為分別如下:

  1. 無接觸史且無症狀之民眾:無須接受病毒篩檢。請勿至醫療院所或社區篩檢站要求篩檢,維持適當個人防護及衛生習慣即可。
  2. 無接觸史但有輕微症狀,或有接觸史但無症狀之民眾:用家用快篩自我檢測。若陽性,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
  3. 有接觸史或接受匡列隔離且有輕微症狀,或前述家用快篩陽性之民眾:請依主管機關建議之交通方式,至社區篩檢站採檢核酸PCR。
  4. 出現新冠病毒中重症警示症狀之民眾:請立即至急診就醫。

台灣急診醫學會指出,若有以下7大情形,即屬中重症警示症狀:

  1. 喘或呼吸困難
  2. 持續胸痛、胸悶
  3. 意識不清
  4. 皮膚、嘴唇或指甲床發青
  5. 無發燒(體溫<攝氏38°C)之情形下,心跳>100次/分鐘
  6. 無法進食、喝水或服藥
  7. 過去24小時無尿或尿量顯著減少



另一方面,先前由於新北市出現2歲兒童染疫後轉重症病逝案件,各界也對兒童的染疫警示症狀是否與成人不同有廣泛討論。對此,兒童急診醫學會則研討出相關提醒如下:

1.由於兒童罹患COVID-19患者,演變成重症之病程往往進展快速,若早期出現以下症狀,則有較高的重症危險性:

a.高燒超過39度
b.意識變化
c.呼吸淺快
d.嘔吐、腹瀉等腸胃症狀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說明,抽搐、昏迷、胸痛、嘴唇發紫、低血壓屬於後期的器官衰竭症狀,由於文獻支持早期治療兒童的預後較佳,因此建議以早期徵象,而不以晚期的徵象作為急診就醫或轉送的依據。

2.目前已發表最大規模的兒童重症研究顯示,兒童重症的危險因子如下:

a.過去有肺炎病史
b.有共存慢性病(包含第一型糖尿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早產)
c.症狀開始4天以後才就醫

另外,雖然許多研究發現,年齡小於1歲者是高危險群;但是,有更大的研究發現,大於5歲的兒童演變成重症的風險更高,且5-11歲孩童發生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的風險也高,不能輕忽。

同時,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也提醒,由於目前國際統計自兒童急診就診的病患,只有3%產生較嚴重的併發症,包含肺炎、心肌炎、腦炎或敗血症等,最終致死率為0.1%,相對於成人,致死率還是非常低,大部分的家長不用過於驚慌。

急診醫學會除呼籲民眾維持正常防疫生活,就醫時遵守各醫院急診防疫規範,鼓勵民眾完整接種或追加接種新冠疫苗,亦建議中央政府暢通家用快篩試劑通路,結合社區醫療資源廣設社區PCR篩檢站等措施,維持檢疫資源與緊急醫療量能,漸進朝後疫情時期的正常生活邁進。

參考資料:
  1. 台灣急診醫學會
  2. 台灣兒童急診醫學會早期辨識兒童COVID重症病患共識聲明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