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易與胃潰瘍、胃炎混淆
根據衛福部統計,胃癌在台灣十大癌症死亡率排行中排名第8,是相當嚴重的疾患。然而,胃癌的早期症狀卻不明顯,甚至有民眾以為僅是腸胃不適,多休息就會好,而忽略了早期就診的機會
根據輝雄診所的衛教資料,多數民眾常認為僅是腸胃不適而輕忽胃癌症狀,導致錯失治癒良機,甚至將早期症狀與胃潰瘍、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混淆。需要留意的症狀包括:
- 噁心嘔吐
- 食慾不振
- 上腹部脹痛
- 體重減輕
胃癌轉移4大類,易轉移卵巢、骨盆,及早發現治癒率高達9成
雖看似完全不同的器官,不過唐玲仍為了控制胃癌轉移風險而想動刀切除卵巢與子宮。事實上,胃癌轉移至卵巢並非新鮮事。也曾有一名60多歲女性檢查後發現卵巢癌,沒想到動刀後才發現是第4期胃癌轉移所致。
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的衛教資料,貧血是胃癌病人常見的現象,約有40%患者受貧血所苦。而若是出現腹水、黃疸等症狀,則恐表示腫瘤已蔓延,屬於末期,女性常發現的卵巢腫瘤與男性常發現的骨盆腫瘤,都是胃癌轉移的後期現象,治癒多屬不易。
而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戴鋒泉也曾為文指出,胃癌的轉移可分為:局部侵犯(肝臟、胰臟、橫結腸、食道、大動脈等)、淋巴腺轉移(局部或全身性)、腹膜轉移(癌性腹膜炎)及血液轉移(肝臟、肺臟、骨頭等),恐造成手術困難或不可切除。
輝雄診所副院長徐美玉也曾受訪提醒,若遲遲無法緩解腸胃症狀,最好至醫院接受胃鏡檢查,只要及早治療,胃癌的早期發現存活率可高達9成。
控制胃癌風險因子,根除幽門螺旋桿菌降低50%風險
員榮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吳文傑則撰文指出,除了家族史之外,大多誘發胃癌的因素多與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有關,而這是可以透過後天改善的。除了避免攝取過多高鈉含量的食物,刺激、破壞胃黏膜外,也應避免熬夜、吃消夜,使胃黏膜更新力減弱,強迫胃部加班。
此外,衛福部指出幽門螺旋桿菌也是胃癌的成因之一,根據統計,有9成胃癌患者都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而透過根除該菌,即可降低50%胃癌風險。因此若民眾長期腸胃不適,不妨與醫師討論是否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並接受除菌治療。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