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椎痛到無法坐!尾椎痛要怎麼治療?醫師懶人包告訴你

636,187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李嘉瑋醫師】王先生兩周前不小心從樓梯上滑倒,屁股痛到不得了,照了X光骨頭並沒有問題。但幾週過去後,他坐椅子時依然感到尾椎相當疼痛,起來走走,卻又感到屁股一陣抽痛。來到門診檢查後,發現是尾椎的韌帶嚴重挫傷,經過復健、坐墊調整和超音波導引注射PRP後,王先生終於脫離了「如坐針氈」的日子。

尾椎在哪裡?



尾椎是脊椎的最尾端一段,也就是肛門往上摸會有尖尖骨頭的地方,由3~4個尾椎骨融合而成一大塊。它的近端以軟骨和薦椎相連,周圍有臀大肌、骨盆底肌以及薦椎尾椎韌帶,來維持骨盆底部的支撐。

另外,在我們坐著時,是由屁股的兩個坐骨和尾椎,三點形成一個平面,來支撐整個身體的重量,所以當我們長期坐姿不當、半躺半坐時,身體重量就大多落在尾椎上,有點類似反覆的小挫傷,造成久坐時尾椎疼痛。

尾椎痛有什麼症狀?



尾椎痛最常見是跌倒撞到屁股之後,觸碰肛門往上一些的地方時會有痛感。由於臀大肌和尾椎有相連,所以當尾椎受傷時,病人也會抱怨由坐到站、臀肌出力時,尾椎會不舒服。而尾椎也和骨盆底肌、提肛肌相連,由坐到站、或是大便出力時,因為會用到周圍臀大肌或骨盆底肌,也會感到尾椎疼痛。

每個人的尾椎,形狀都不一樣

  • 第一型:尾椎弧度微微向前,70%的人都是長這樣
  • 第二型:尾椎弧度向前更多,末端指向前方,約佔15%的人
  • 第三型:尾椎轉折角度大,約5%的人
  • 第四型:尾椎輕微的向前脫位,約10%的人

如果是第二三四型尾椎的人,由於天生尾椎角度較大,會比第一型的人更容易產生尾椎疼痛。

哪些人會容易尾椎疼痛?

  • 跌倒:跌倒時撞到屁股尾椎,大力撞擊到地面,使尾椎骨挫傷和周遭肌腱韌帶受傷
  • 長期久坐:長期半躺半坐、癱坐在椅子上,或是椅墊過硬時,對尾椎都是反覆的小挫傷
  • 生產過的婦女:因懷孕時體重增加而壓迫尾椎,或是生產時因胎頭過大而擠壓到尾椎骨
  • 體重過重或過輕:體重過重會對尾椎的壓迫增加,體重太輕則屁股脂肪過少、壓力也增加
  • 脊椎退化:尾椎退化性關節炎

跌倒後,我的尾椎會骨折嗎?

幾乎每個跌倒撞到屁股的病人的病人,都要求要照X光,看看有沒有骨折,甚至聽過隔壁鄰居說,都是年輕時跌倒撞到尾椎,骨頭歪掉,害他老了容易腰酸背痛。(這是迷思: 不會痛這麼久的…)

由於尾椎骨本身就有需多關節接縫,而每個人尾椎的形狀先天又不相同,所以受傷當下照的X光,如果沒有之前的X光片子做比對,其實很難判斷,到底有沒有骨折、骨裂或脫位。但如果不是嚴重車禍導致粉碎骨折,需要到開刀來把骨頭釘回去,在治療上,尾椎輕微骨折跟尾椎挫傷是一樣的,短則一兩個月,長則三四個月都會慢慢恢復。所以甚至在國外的醫療,都有人建議尾椎跌倒不需要例行照X光。

尾椎受傷如何治療



在治療上,靠以下這三招,急性期口服消炎藥和復健,加上多休息,使用特殊椅墊,九成以上的人在三個月後都會康復。如果想要加快恢復速度,不再久坐難安、如坐針氈,也可以做局部的超音波導引注射,更能迅速修復,緩解疼痛。

  1. 吃藥+復健:口服消炎藥,和局部做電療、雷射或超音波,幫助挫傷的尾椎消炎消腫。

  2. 使用特殊椅墊:在坐椅子的時候,腰桿挺直,把重量盡量放在兩邊屁股的坐骨上,不要半坐半躺,或是癱坐在沙發上。可以使用軟椅墊,減少尾椎的壓力,甚至可以在尾椎的地方挖空,讓局部受力更少。

  3. 注射治療:可以局部注射類固醇到受傷的尾椎韌帶,像是薦椎尾骨韌帶,但由於這邊皮膚較薄,注射太多次可能有皮膚變白變薄的副作用,近年來也有人改注射自體血小板PRP,發現除了短期消炎外,韌帶經過修復後,長期一年後也持續有效。

尾椎受傷需要開刀嗎?



萬一做了復建、注射治療,甚至神經阻斷注射,依然會尾椎疼痛的話,才需要考慮尾椎切除手術(把痛的直接切掉,眼不見為淨),但手術本身有它的風險,絕大部分的人,靠以上三招治療就能緩解疼痛,都不需要走到這一步。

另外,有些醫療人員會採用徒手治療,經由肛門抓住尾椎來復位和放鬆骨盆底肌,但由於這治療較侵入性和隱私,容易有糾紛,最好醫病雙方要先溝通清楚。

參考資料:
  1. Coccydynia: An Overview of the Anatomy, 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Coccyx Pain. The Ochsner Journal, 2014

本文獲李嘉瑋醫師授權刊登,若想獲取更多專業知識可至「 李嘉瑋醫師部落格」、「 李嘉瑋醫師臉書粉專」搜尋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