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會讓也想嘗試定期定額ETF的新手朋友嚇到,想說ETF不是就是讓新手投資人,或是沒時間看盤、研究個股的上班族,不用費心、費時就能一次買到各種類的好股票嗎!?
但這樣的結果,好像跟說好的不一樣耶!
先說一下重點,
ETF可以分成主動型和被動型
,主動型是指有基金經理人來負責分析及選股,為了打敗市場指數,常常會汰弱留強變動成份股。相反的,被動型ETF是追蹤市場上的指數,像是0050追蹤台灣50指數,成份股的變動按照指數的內容及權重而改變,更換頻率大約是一季、半年或是一年一次,目標則是獲得和指數相近的報酬。(編輯推薦: 定期定額0050、0056,每月該扣多少錢?施昇輝:起碼超過這金額,投資才有效率)
其實,投資八個月的時間還算很短,不能客觀表示ETF真正的績效,但是會在短期間內出現這麼大幅度的波動,主要是和選擇的ETF類型有關。
像這位投資朋友買的就大多是主動型的。在成份股的選擇和替換上都非常積極,為的就是高報酬來贏過市場指數。
我覺得要投資主動型ETF的話,除了要對它的投資方向、市場趨勢、成份股都非常熟悉以外,也不太適合用定期定額來投資,最好是利用其它因素,像是那檔ETF選擇的主要族群趨勢來搭配投資規畫可能會更好!(編輯推薦: 領25K還能6年滾出400萬!小資存股王艾蜜莉:記住6招,不記帳也能變有錢)
所以,事實上,定期定額指的大多是投資被動型ETF,因為大範圍的被動型ETF,投入的產業和標的都夠分散,以穩定性和安全性來說相對高一點。
結論來說,我自己在選ETF時,會用4個簡單的條件來選:
- 選擇現貨ETF,不選合成ETF,現貨是指直接買進股票,因為有實質買進股票,所以投資人也有股利可以領,而合成ETF都是投資衍生性金融商品,除了風險偏高以外,因為不是直接持有股票,也沒有股息可領。
- 選擇被動ETF,不選主動ETF,我個人不會選主動型的ETF,除了上面說到的原因以外,也和經理人選股的判斷是主觀且帶有預測意圖有關,這和我的投資理念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只選追蹤指數的被動ETF。
- 選擇交易量大、規模大、成立時間也久的ETF,交易量大、規模大,相對於小型ETF比較不容易有買賣不到,或是成立沒多久就下市的風險,所以同時也看一下成立時間夠不夠久,有沒有曾經渡過大風大浪。
- 選擇大範圍指數ETF,不選特定標的ETF,這個就是上面說到的,大範圍標的投資的指數,因為投入的產業和標的都夠分散,穩定性、安全性相對高,成長的可能也會比較高,而特定標的或是產業的ETF,除了風險高以外,要能長期成長的可能也會比較低。
警語:以上只是個人研究記錄,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
本文獲「 艾蜜莉-自由之路」粉絲專頁授權刊載: 原文網址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