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逾3千人確診胃癌!醫:上腹痛、胃酸逆流才照胃鏡,可能已胃癌末期

24,585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林肇堂 醫師 等】 名醫相談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醫學中心院長林肇堂

癌症,對於現代人來說可說是「慢性病」,如果早期發現,控制得宜,即使罹患癌症也能度過相對健康的餘命。

從醫多年,讓我印象深刻的病例很多,其中一位是我的建中同班同學,他罹患胃癌,但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至今十五年還活蹦亂跳著。


我同學後來考上某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從事建築業。因為工作關係,應酬不斷,抽菸、喝酒樣樣來,再加上作息不正常,有一天他感到胃部不舒服,來台大醫院掛我的門診。

他只是單純來看診,但我堅持一定要照胃鏡(即胃部內視鏡,俗稱胃鏡)檢查。我親自幫他照,結果發現有異狀的病變,他的胃裡有一顆小小的東西。拍了照片後,我請外科醫師手術切除病變。因為是十幾年前,內視鏡治療技術還未成熟,如果是現在,就可以在操作胃鏡時直接將胃癌切除乾淨。

舉這個例子是要提醒大家, 當今醫學發達,一旦身體有異狀就要留意,盡速就醫,照胃鏡或許就會發現問題。我的同學並不是因為全身健檢而發現胃癌,而是胃酸及胃部不適來看診。當然胃酸及胃部不適未必是胃癌症狀,但是因為小問題照胃鏡,進一步發現潛在的肇因,大大改變了他的人生。

手術之後,他徹底調整生活習慣,不同於過去忙碌又混亂的作息,現在的他不菸、不酒,定期回診,非常珍惜這一遭撿回來的人生。

另外一個例子,是一位三十三歲的周小姐,父母沒有胃癌病史,當時是因為腹部不適就診,經過胃鏡檢查診斷為胃腺癌,同時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我立刻決定動手術切除胃癌,所幸癌細胞沒有轉移至淋巴結,之後她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迄今十年胃癌沒有復發。

為了謹慎,她的姊姊當時也接受幽門螺旋桿菌篩檢,結果呈現陽性反應,我們透過胃鏡檢查,發現胃部有一小塊高度細胞分化不良區域(highgrade dysplasia),遂請她接受幽門螺旋桿菌根除治療及內視鏡黏膜剝離術,迄今胃癌也不曾復發。


定期照胃鏡,是早期發現胃癌的利器



隨著經濟發展,飲食習慣改變及環境衛生改善,近年來胃癌的發生率有下降趨勢,但仍是全世界第五常見的癌症,以二○一八年來說,全球有超過一百萬個新個案,其中七成以上在亞洲。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依序為韓國、蒙古、日本、中國;以死亡率而言,胃癌是全世界排名第三的惡性腫瘤。

在台灣,胃癌位居十大癌症死因的第八位,由於老年人口增加,近十年來胃癌的新個案並沒有減少,每年約三千五百人左右確診。

胃癌可依癌細胞侵犯的深度分為早期胃癌與進行性胃癌。早期胃癌的定義源自一九六二年「日本消化器內視鏡學會」的定義:若癌細胞僅侵犯至黏膜層或黏膜下層,不論有無淋巴結轉移皆定義為早期胃癌,若癌細胞已侵犯至肌肉層則為進行性胃癌(或稱晚期胃癌)。


之所以如此區分,是因為早期胃癌(第零期)五年存活率可高達90%以上,但進行性胃癌(三、四期)五年存活率只有32.8%(三期)至4.5%(四期)。台灣與歐美國家的胃癌病患中,只有15%到20%左右是早期胃癌。日本的胃癌病患中,40%到50%的胃癌是早期胃癌,主要歸功於日本政府自一九八三年起推行的全國胃癌篩檢計畫。

全世界只有日本從一九七○年代開始進行全國胃癌篩檢計畫。當時內視鏡檢查不是那麼普遍,所以篩檢胃癌是利用喝鋇劑照X光檢查,日本鼓勵四十歲以上的人照X光,檢查有沒有胃癌。後來有了各式胃腸內視鏡,不僅可檢測民眾的胃有沒有發生病變,更重要的是可以直接從病變中取得切片,進行病理學檢查。

近年,如果篩檢出早期癌症,照胃鏡時就可以切除,診斷之外同時治療,也保持最大、完整的胃,所以現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採用日本的做法。

做好早期預防,胃癌也可以不奪命!下一頁看看醫師提點更多防制胃癌的關鍵重點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