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因素」會造成主動脈剝離
根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200例主動脈剝離個案,雖然相對罕見,但本身有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日常中更要嚴加防範,主要會引起主動脈剝離還是跟兩大因素有關:
- 高血壓。
- 血管硬化,包含動脈粥狀硬化與血管中層的僵化。
建議高血壓患者平時除了要積極控制血壓外,也要了解血管是否硬化,把血管當作水管來比喻,一條彈性好的水管即使是灌入高壓水柱,管徑會很有彈性的調節,但如果水管變硬、變脆,水壓灌進去就很容易破了,所以血管能保持良好的彈性將能大幅降低風險。
防範主動脈剝離 透過2+1檢查及早發現
除了自我檢視自身狀況外,如今有先進的醫療科技能透過檢查提早防範主動脈剝離,建議可進行以下兩種檢查:
一、心臟超音波
為臨床上有效的非侵入檢查方式,可以藉由高頻的聲波測量患者升主動脈、降主動動脈、腹主動脈大小,如果發現主動脈有擴張的現象就要警覺,擔憂當血壓一大可能因此撐破。
升主動脈容許的範圍是2公分至3.5公分,當超過3.5公分是邊緣性擴大、4公分就相對危險,近期臨床做心臟超音波,發現30-60歲族群當中,每二十幾位患者當中就有一位主動脈擴大,且這些族群通常都有高血壓,但患者往往不自覺有什麼問題,且日常生活毫無徵兆。所以,定期量血壓知道自身情況是不二法們。
一旦從心臟超音波發現主動脈有擴大,甚至是主動脈瘤大小時,嚴格的控制血壓與定期的主動脈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就是必要的定期追蹤手段了。
二、動脈硬化儀
此檢項主要能進行動脈硬化評估,包含四肢週邊動脈循環狀況,也是屬於非侵入的檢查方式,根據動脈硬化指數評估風險大小。一般可檢測脈波傳播速率(PWV)來評估其血管硬度,數字越高代表的是血管硬度越高,也就是彈性越差。這項指標有絕對值的硬度評估,還有同年齡層的相對硬度評估。
另外,還可同時評估手、腳大血管是否有阻塞情形。一旦血管硬度變高,除了積極控制血壓外,我們就需要去努力恢復血管彈性,醫師將根據不同的個人身體指標與狀況,建議設定一套循序漸進的運動模式,讓血管適度地恢復彈性。
別讓主動脈剝離瞬間奪命!下一頁醫師公開5大預防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