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殺手–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發生在年輕患者
24歲未婚的林小姐,沒有懷孕史及性經驗,前年因月經不規則至婦產科診所求診,超音波檢查發現有約5公分的腫瘤,與醫師討論後接受腹腔鏡手術,術中醫師觀察其腫瘤形態認為有病變可能性,與家屬討論後先將該側卵巢切除送檢,病理報告為左側卵巢惡性腫瘤,轉診至本院繼續治療。
與病人及家屬討論治療方向,建議再次手術,施行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若手術中子宮及對側卵巢未受到癌症影響,則保留子宮及對側的卵巢及輸卵管,保留生育功能。幸運地術後病理報告顯示子宮、對側卵巢、淋巴沒有轉移,屬第一期卵巢癌,保留了子宮及對側的卵巢與輸卵管。術後病人恢復良好,並於門診定期追蹤。
然而去年中又開始出現月經不規則且經血增多的現象,進一步安排磁振造影檢查發現子宮內膜腫瘤,並向外侵犯至子宮頸,壞疑子宮內膜癌。病人決定無論良性惡性,都希望摘除子宮。手術中子宮切除後冷凍切片病理報告為惡性診斷,遂行子宮內膜癌完整分期手術。術後病理報告顯示子宮頸受到癌症侵犯,屬第二期子宮內膜癌。另外針對病理組織做免疫染色發現核酸錯配修復(mismatch repair, MMR)酵素於MSH2及MSH6有突變的情形,疑似為林奇氏症候群(Lynch Syndrome)之表現。病人亦提及父親有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病史。因第二期子宮內膜癌,病人術後安排輔助性放射線及化學治療。
林奇氏症候群又被稱為遺傳性非息肉病性大腸直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罹病者常有家族相關癌症病史或是多位家族成員罹病。女性帶因者除了有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外,子宮癌症、卵巢癌及其他癌症的風險也會增高。卵巢癌是一個隱性殺手,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此類病人被診斷子宮癌症、卵巢癌症或同時有此兩種癌症的年紀,相對於平均診斷年紀要年輕。除了婦科癌症按照期數做輔助性治療外,病人也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及早發現並處理。
若是家族成員中有確診林奇氏症候群者,於婦科問題方面除了定期追蹤外也有預防的方法。生育年齡中的女性尚無生育計畫可使用口服避孕藥來抑制子宮內膜的增生變化,或是定期追蹤子宮內膜採樣。完成生育的女性亦可考慮預防性子宮卵巢輸卵管切除手術。
聞癌色變,於遺傳性家族癌症中,早期預防、定期檢查更勝於治療。針對可能罹患癌症的高危險群配合其生活習慣、健康狀況及家族相關癌症病史等,與專業婦癌科醫師相互討論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檢查方法,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本文由高醫醫訊授權刊載。 原文出處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