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守護嬰幼兒

330,815 收藏0
當全球新冠肺炎氾濫,民眾不敢鬆懈防範疫情,卻忽略了另一種高危險、高致死率的流行性傳染病,也就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臨床上常見,家中嬰幼兒發燒哭鬧不休,爸媽誤以為是感冒,就醫檢查才驚覺,嬰孩感染嚴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據中央疾病管制署(CDC)最新資料顯示,今年新北市、台中市已各發生1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診。而接下來幾個月才將真正進入流行高峰期,醫師提醒,對於抵抗力弱的嬰、幼兒來說,染病致死率高達40%,爸媽千萬不能輕忽。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風險高 致死率逾40%


所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Meningococcal meningitis)屬於腦膜炎疾病,主要由腦膜炎雙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引發,病原菌在每年11月開始活躍,直到隔年4月才會慢慢消退。

亞太地區主要盛行侵入性腦膜脊髓炎致病菌血清型B、W、Y腦膜炎雙球菌,而台灣先前曾爆發好幾波大規模群聚感染,以B型腦脊髓膜炎發生率高達八成,在2005年至2018年間,占比增加34%。

疾管署資料指出,2008年台北某國中爆發群聚感染,5名國中生確診B型腦脊髓膜炎,其中一名學生一度病情惡化轉入加護病房。而在2017年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診病例中,北部某某軍營也發生3例確診,當時3名軍人接連發病,其中1例死亡,軍方配合衛生單位大規模匡列相關接觸者進行預防性投藥。

腦膜炎雙球菌無症狀帶原比例約10%,主要透過飛沫途徑傳染,只要近距離接觸感染者口鼻分泌物,就可能形成有效傳播,尤其密切接觸者致病風險相對高,「長時間接觸,接觸者發病機率是一般人的500至800倍。」一旦病原菌進入人體,潛伏期約為2日至10日,病菌存在人體鼻腔咽喉中,即具有傳染力。

疾管署指出,約5%至20%個案會直接發展成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Meningococcal sepsis, meningococcemia),急病發作時,會出現休克、急性腎上腺出血及多重器官衰竭等症狀,致死率可高達40%。就算病患存活,恐仍有腦傷、癲癇等永久失能後遺症。

4歲以下嬰幼兒高危險群 易併發永久後遺症
據2005年至2019年確診個案年齡分布調查,4歲以下孩童占比超過三成,其中,19%病例未滿1歲,可見嬰幼兒染病發生率高。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腦脊髓膜炎病程快速,且易併發肺炎、敗血症致死。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對於嬰幼兒威脅極大,病徵常見發燒、嘔吐、情緒躁動、活動力變差等,症狀表現類似流感,等到發現時為時已晚,假如延誤治療黃金時間,10%至20%甚至會造成截肢、影響智力等終身後遺症


臨床個案曾有一名6個月大新生兒高燒不退,送醫檢查發現確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儘管治療後康復,但卻出現神經傳導異常等併發症,影響視力及肢體動作發展。

另外,還有一名5歲女童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不到24小時,病情就迅速惡化,併發嚴重敗血性休克,緊急進加護病房插管、洗腎。

歐美多國強烈建議嬰兒出生後定期接種疫苗,「2個月、4個月、半年、1年各一針」,基本上疫苗溫和、副作用不多,黃立民醫師提醒,國內腦脊隨膜炎沒列入幼兒健保公費疫苗,家長必須多加留意孩童身體狀況,最好盡早安排自費疫苗接種,健全保護力。

謹記424原則防疫 醫籲:接種疫苗完整保護力
有鑑於流行性腦脊隨膜炎潛勢威脅大,各國每年掌握致病菌血清型,並密切監測抗藥菌株。目前國內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為對A、C、Y和W- 135型等四型腦脊髓膜炎有效;另外,歐美國家研發上市預防B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Meningococcal B vaccine),有機會在今年底抵台。

疾管署提醒,家長可以先詢問家庭醫師,再來決定讓家中嬰、幼兒接種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一般而言,接種疫苗後7至10天內,可產生保護力,防護力可維持5年。

有鑑於即將進入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好發季,黃立民醫師提醒,務必特別謹記「424原則」及早防範。

※4大症狀:
-高燒不退
-噁心嘔吐
-劇烈頭痛
-神智不清
-(嬰幼兒常伴隨躁動不安、活動力降低)

醫師提醒,若出現以上症狀,務必要提高警覺、立即就醫。

※2招預防:
-戴口罩、勤洗手
-接種疫苗

醫師建議,民眾平時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與咳嗽禮節,阻斷致病菌傳播鏈,另外,最好能完整接種疫苗,加強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保護力。

※預防4併發症:
-腦部損傷
-聽覺喪失
-癲癇抽筋
-截肢

黃立民醫生訪談素材取自以下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news.ebc/posts/141267498182254


李慶雲兒童感染暨疫苗發展醫學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黃立民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