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整腸,吃錯反而脹氣腹痛?中醫教穴位按摩改善腸躁症!

50,432 收藏1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廖述賢(建功馬光中醫診所院長)】大腸激躁症困擾許多現代人,發生率高達20%,占消化科門診人數的30~50%。「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又稱為大腸急躁症、腸躁症、刺激性腸症候群。真正的致病原因與發病機轉,截至目前為止仍未十分確定,一般認為,此症是多種成因下所導致的疾病,通常會受到環境、心理、社會及生理等因素影響。

大腸激躁症在臨床上可依其排便狀況分為便秘型(IBS-C)、腹瀉型(IBS-D)、混合型(IBS-M)及未分類型(IBS-U)。此疾病主要是在沒有任何胃腸道疾病損傷下,出現了慢性、長期性的,通常會持續數年之久的發作腸道蠕動功能的異常症狀,包括腹脹、腹痛、大便不淨感等排便型態改變,可以伴隨腹瀉或是便秘的症狀,這些症狀雖不至於直接影響壽命或造成其他嚴重疾病,但對生活品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西醫治療大腸激躁症主要是以藥物緩解不適症狀(如腹痛、腹瀉、便秘),及要求改變會造成症狀更惡化的條件因素,進而提升患者整體的生活品質。其治療方向主要是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例如認知行為療法、減壓與放鬆療法,與給予相應的飲食建議。不過,美國醫學雜誌(JAMA)於一九九八年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結果顯示中藥對大腸激躁症有顯著效果,而且根據病患體質辨證治療的話效果更佳。

院長診療室
因大腸激躁症的不舒適經常被低估或忽略,患者常會誤以為只是吃壞東西鬧的肚子,只要排便完就可緩解。雖然沒有致命危險,其中仍有四成以上的病患,情況嚴重到不敢出門,日常生活與社交活動大受影響。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必須了解疾病本質,恢復情志調適之功能性,而飲食習慣、日常作息也必須加以修正,這樣配合醫師的治療才能取得最佳療效。

腸躁症患者應該避免咖啡、酒、油膩及刺激或寒涼冰冷食物,可以適量的食用蓮子、山藥、茯苓、扁豆、芡實、蘋果等健脾止瀉的食物,四神湯也是不錯的選擇。

便秘型患者要食用纖維較多的食物,減少脂肪攝取、少吃甜食、糯米、油炸、豆類的食物。
腹瀉型患者則要減少纖維和蜂蜜、乳糖、果糖等醣類攝取。

★整腸好物─蘋果



蘋果除了香味可以舒緩神經之外,也因為果肉富含鞣質,而能減少腸道分泌過多的消化液,進而使糞便的含水量減少變得更成形。蘋果如果連帶著果皮一起吃,搭配適量水分攝取及運動,可以緩解便秘。這是因為一顆蘋果的果皮就含有4克的膳食纖維,能幫助腸道蠕動、促進排便。而想要緩解腹瀉,一次可以切半顆蘋果的量,一定要去皮,將果肉切成片,煮到變軟,再壓爛,溫熱服用,可以讓腸道休息而抑制腹瀉。

不過,蘋果果肉也含有果膠,空腹服用的話,容易讓果膠與胃酸結合形成塊狀凝膠物,容易堵塞住胃腸道,反而導致脹氣腹脹悶痛。因此,蘋果不能空腹吃,也不能過量,建議每天不超過2顆蘋果,才能吃出營養,吃出健康。

穴位按摩改善大腸激躁症:支溝穴搭配照海穴

※功效

•支溝穴:在前臂外側肉隙中距腕橫紋3寸(4指幅寬),即在尺橈二骨夾隙中,喻猶上肢之溝渠也,故名「支溝」。屬於手少陽三焦經所過,穴性屬火。

•照海穴:因腎為水臟,得照海之陽以灼之,而能化氣飛升,讓人體氣化回歸自然。因此,照海穴如同蒸汽機可以提供動力,而讓大腸蠕動正常。而照海穴也常用於目疾,取其銀海朗照之意也。照海穴屬於足少陰腎經,也是八脈交會穴,腎經與陰蹺脈交會處,張潔古曰:「癇症夜發,灸陰蹻。」本穴即陰蹻之起也。(照海穴也是解剖列車深前線上關鍵點之一,現代解剖發現深前線到頭部,最後可以連到硬腦膜,難怪可以治療癲癇,證明古人不欺余。)

※方法

情緒問題引起的大便不順暢,這時心中想著「要大便」,交替按壓支溝穴與照海穴,就可以順暢排便,乾淨溜溜。在外找不著廁所或是遇事緊張腹痛急著要大便,那就要心中想著腸道平和穩定,同樣交替按壓穴位,就可以安撫腸道,等到方便時間再如上炮製按壓一番,自然可以想上就上,心想事成!

穴位按摩改善大腸激躁症:內庭穴搭配足臨泣穴

※功效

•內庭穴:門內曰庭。本穴之下為「厲兌」,「兌」於《易經》為口,為門。本穴猶在大門之內的庭院也。又其所治症,多在腹部居多,是其功用有關於內也。於體則庭,於用則內,故名「內庭」。

•足臨泣穴:泣,與濇通,意思凝滯也,即不爽利也,故名「臨泣」。以其在足,故曰「足臨泣」,示別於頭之臨泣也。凡有凝滯鬱塞之感者,此穴可以通之,即本穴功用能通濇也。例如患乳瘡(乳腺炎)者,乳汁因之不通,針刺本穴可通,須同時撫摩揉按全乳,或用大孩吮咽之。針入稍停,捻轉提插之,頗效。

※方法

適用於大腸激躁症的腹脹、腹痛症狀,此時內庭穴、臨泣穴同時按,直接按摩穴位局部的按壓疼痛處或局部肌肉緊繃結成硬塊的區域,直到感覺明顯痠脹,每天做3~5次,可緩解小腹的凝滯鬱塞、瞋脹不適感。

本文摘自《熱血中醫教你養好肝》/廖述賢(建功馬光中醫診所院長)/晶冠出版社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