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醫學專家歐瀚文醫師曾在訪談中說明,月經來臨前會出現這些前兆,和體內的荷爾蒙變化相關。當女性體內的雌激素遠比黃體酮更多,兩者比例失衡,就可能出現「雌激素佔優勢」的現象,引發經前症候群。而根據美國婦產科醫會的定義,判斷經前症候群方式包含:
- 月經來的前5天,出現至少1種不適症狀,且連續3次月經週期都出現相同狀況。
- 症狀在生理期開始後4天內就會消失。
- 不適症狀影響到日常生活,包括人際關係、社會、職場。
經前症候群症狀有哪些?一張表看懂這些月經來前兆最常發生!
經前症候群十分普遍,不過每個人月經來臨前遇到的症狀都不太一樣。中醫師林立涵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的衛教資訊中提到,生理期來臨的前兆高達150多種,並可以歸納為心理、生理、行為3大類:
- 心理症狀:緊張、焦躁、易怒、情緒起伏大、憂鬱、絕望、自我貶抑;
- 生理症狀:頭痛、頭暈、噁心想吐、乳房腫痛、小腹悶脹、手腳水腫、拉肚子、腰痠、身體疼痛、體重增加;
- 行為症狀:提不起勁、容易疲勞、不想出門、社交慾望低、注意力不集中、食慾改變、容易衝動、睡眠品質下降、嗜睡。
在眾多月經前兆當中,哪些症狀最常發生?《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經前症候群」的網路聲量持續三個月,並列出經前症候群症狀的網路討論度排行:
排名 | 症狀 | 網路聲量 |
---|---|---|
1 | 頭暈、頭痛 | 2771則 |
2 | 情緒起伏大 | 755則 |
3 | 腹部不適 | 692則 |
4 | 肌膚問題 | 418則 |
5 | 肌肉痠痛 | 252則 |
6 | 疲勞 | 240則 |
7 | 乳房腫痛 | 195則 |
8 | 腹瀉 | 181則 |
由上表可以發現,在台灣最常被討論的經前症候群症狀為頭暈、頭痛,其他包括情緒起伏、腹部不適、肌膚問題等,可能都是台灣女性常面臨的經前困擾。
如果發現自己的經前症候群特別嚴重,也可能是得到「經前不悅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婦癌基金會秘書長趙湘台醫師在婦癌基金會網站上指出,如果有些人的經前症候群症狀嚴重,強烈干擾到日常生活,可能會進一步被診斷為「經前不悅症」。經前不悅症的發生率約有3~8%,根據美國精神科協會的標準,如果婦女連續2個經期,在生理期來前都有5種以上不適症狀,而且出現至少一個心理症狀,極可能就是經前不悅症。
經前症候群的飲食改善法:月經前一週吃什麼?營養師教你生理期來之前這樣吃!
如果想要減緩經前症候群的痛苦,在月經來的前一週,可以吃什麼東西調理身體?營養師林俐岑在個人網站上,列舉改善經前症候群的5大飲食原則:
- 增加維生素及礦物質攝取:林俐岑營養師強調,生理期之前特別需補充B群、維生素C、鈣、鎂。
- 維生素B群:維生素B1可以幫助能量代謝、維持神經功能正常,並促進消化道正常蠕動;B6則有助於輔助合成血清素、多巴胺等,能夠穩定情緒。
- 維生素C:維生素C又稱為「抗壓維生素」,有助於對抗壓力,並能促進膠原蛋白合成、幫助鐵質吸收。
- 鈣:能夠穩定情緒、放鬆血壓。
- 鎂:能讓肌肉放鬆、穩定血壓、放鬆心情。
- 攝取色胺酸豐富的食物:色胺酸為身體合成血清素的原料,如果體內血清素足夠,可以幫助放鬆心情、緩解憂鬱。富含色胺酸的食物包括雞胸肉、鮭魚、毛豆、燕麥、雞蛋、牛奶等。
- 多吃魚類、魚油:近年許多研究發現,魚油中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對抗憂鬱,可以緩解月經來臨前的情緒低落。
- 避免重口味食物、加工製品:加工食品、重口味的飲食通常含有大量「鈉」,若體內鈉離子過高,很容易加重經前水腫的問題。
- 避免吃太多甜食:當情緒煩躁、低落時,難免會想吃點甜食讓心情變好,不過一不小心吃過量卻可能造成身體負擔。林俐岑營養師建議,如果想吃甜的不妨攝取水果、番薯等帶有甜味的天然食材。
經前症候群的伸展運動、穴道按摩:1動作、8穴道改善腹痛、焦躁
如果想要舒緩經前的症狀,還可以透過一招伸展運動、8個穴道按摩,來改善身體不適!
緩解經前症候群的伸展運動:嬰兒式(兔子式)
台灣醫學瑜伽創始人謝明儒在《醫學瑜伽 解痛聖經》一書中,教大家一個簡單的伸展動作「嬰兒式」,能夠伸展腰部、腹部肌群,有效緩解和預防生理期導致的腰痛、腹痛。
- 步驟:
- 先呈現跪趴姿勢。
- 將臀部稍微往下坐,雙手往前趴,整個身體緩緩往下。
- 身體向下到前額點地為止,並將胸口往下推,不要拱背,感覺到脊椎向後上方延伸。
- 注意:
- 可以拿一個有厚度的抱枕,墊在大腿與小腿之間,填滿大腿和臀部之間的空隙。
- 如果本身筋比較硬,可以將雙膝打開一點,讓背部比較容易放鬆、伸展。
緩解經前症候群的穴道按摩
林立涵中醫師提供8個穴位,如果想要緩解經前症候群,平時就可以多按摩這些穴道,讓體內的「氣」更暢通。每個穴位大約需按壓3~5分鐘,直到按壓處有微微的痠痛感即停止。
- 四關:四關分別為左右手掌虎口處的合谷穴,以及左右腳背第一、二趾中間的「太衝」。略為施力按壓這4個穴道,就能讓全身的氣息更舒暢。
- 內關:內關穴位於手腕橫紋再向上2吋,按壓此處具有安神定心神的效果。
- 三陰交: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為肝、脾、腎3條陰經的交匯處,屬於婦科要穴。
- 風池、太陽穴:按壓位於後腦杓下方兩側的風池穴,以及額頭兩側的太陽穴,有助於緩解頭痛。
- 太谿:太谿位於腳踝外側,如果月經來臨前容易水腫,可以按壓此穴。
- 足三里: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按壓此處可以有效緩解腹脹。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