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位性皮膚炎癢到崩潰!中醫師:4個養血祛風穴位防復發

7,167 收藏1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張米淇醫師】

異位性皮膚炎

是種濕疹樣皮疹,特徵為嚴重搔癢、反覆發作,分佈在皺摺處與對稱性,其病況會與和環境中刺激因子(例如:過敏原、流汗、過熱、皮膚摩擦、情緒壓力)交互作用而產生的一個惡性循環。全球發生率約為7.88%,在這數十年來患病人數有上升的趨勢。

中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在中醫古籍裡有提到『浸淫瘡』、『血風瘡』、『奶癬』、『四彎風』等,其病機為先天體質、飲食、性格、環境因子,病因為外邪縛結於皮膚,久病長累及五臟六腑,證型大致分為四類型:風熱夾濕證型、濕熱藴積證型、脾虛藴積證型、血虛風燥證型,其病因病機複雜,病情纏綿難癒。


王小姐初診時,主訴身體多處:面、頸、上肢曲側癢甚,從小就有皮膚問題,看過無數醫師,但還是時好時壞,皮膚搔抓疤痕累累,白天很努力地克制自己要忍耐不去搔抓,但半夜就沒辦法克制會不自覺地抓,甚至抓到破皮流血,皮膚也有多處脫皮脫屑狀況,粗糙乾燥,角質肥厚紅腫。

望診王小姐患處的皮膚型態,以及舌象淡紅肥大,唇色淡,脈象寸浮緊關沉細重按無力,經四診合參診斷為血虛風燥證型,中醫治法養血潤膚祛風止癢,主要方劑為當歸飲子、加減單味藥連翹、紫蘇葉、茯苓…等等藥材,方中有四物湯養血活血,熟地改成生地,加強涼血功效,佐以益氣祛風藥,荊芥、防風、蒺藜子、紫蘇葉驅散風邪以達止癢功效,黃耆、甘草補益正氣,托散瘡毒,排膿生肌。

經過長時間調理規律回診與服藥,將患者體質拉回到正軌上,養成良好作息與飲食習慣,就算經過季節轉換,秋冬乾燥亦或是夏季濕熱的天氣,皮膚也不會再大發作。

皮膚保健-養血祛風穴位



  • 血海:穴性理血調經、祛風利濕。
  • 合谷:穴性神經活絡、疏風解表。
  • 曲池:穴性清熱解表、調和氣血。
  • 陰陵泉:穴性健脾化濕、通利三焦。

建議經常按壓穴位,每次按壓大約15秒,每個穴位做3-5個循環,按壓時有酸酸脹脹的感覺,達到刺激穴位的功效。

作者簡介:臻觀中醫與澄觀中醫擁有經驗豐富的中醫師陣容,中醫內科、婦兒科、皮膚科 、過敏體質調理及埋線減重、抗衰老調理都累積有相當豐富的經驗。 臻觀/澄觀中醫診所粉絲專頁澄觀中醫診所-台中分院粉絲專頁臻觀/澄觀中醫診所網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癢到抓到破皮流血!四個養血祛風穴位保健調養異位性皮膚炎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