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雖然可能比西藥更像食物,但本質仍是「藥」,吃下去除了發揮藥性,也會有產生副作用的機會。中醫師黃胤誠更在《健康多1點》影片中,整理了吃多可能有負面反應的常見中藥材,更提醒用藥的安全觀念。
有病治病、沒病補身 中藥溫和吃多不會有副作用?
不少民眾,尤其是中老年長輩特別喜愛吃中藥補身,認為中藥性溫和,不會造成身體的負擔,但中醫師黃胤誠指出,古人在開藥方時,是針對個人體質、症狀對應植物或藥材的偏性進行用藥的調配,若民眾吃過量還是有機會促發負面效果。
黃胤誠中醫師整理幾個大眾普遍熟悉且常自行抓藥熬煮的藥材,指出不當的份量服用會有的影響,包括:
- 黃耆、人參:用來補氣、增加免疫力的黃耆、人參,一旦吃過量,會引起人體上火燥熱、口乾舌燥、便祕、嘴破和流鼻血
- 當歸:常拿來熬煮四物湯的當歸,本身就有些滋膩,吃太多會引起腸胃不適如拉肚子的風險
- 黃蓮:在苦茶、仙草茶的飲品中,通常會加點性寒涼的黃蓮,吃過多會引起腸胃不適、身體感到虛弱
另外,中藥粉普遍味苦,民眾會想說加點糖或搭配牛奶、茶服用藥粉,黃胤誠醫師表示不建議,也指出糖本身是中藥成分的一種,有些方劑就會添加糖分,且有分溫補的紅糖和涼補的白糖,如調整腸胃的補中益氣湯是用溫補的方式補腸胃中氣;額外再添加糖分會影響藥性,打折了藥方的初衷;再來糖吃多也會生濕氣,建議就是多喝幾口水來沖淡苦味。
黃胤誠再次強調,中藥雖然比西藥溫和,也很少有副作用的問題,但它畢竟是「藥」,應該要依體質、聽從醫囑叮嚀服用,以降低副作用發生的風險。
是藥三分毒,自行抓藥小心反而傷身!下一頁中醫師分享更多正確用藥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