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心肌梗塞竟拖40分鐘才就醫!3個徵兆快速分辨急救關鍵

223,602 收藏0
【早安健康/藍若水報導】自五月本土爆發新冠疫情、政院三度延長疫情風險等級,除了日常生活感到諸多不便,也影響患者就醫回診的行動意願,即使出現不適症狀,也多是忍耐,直到無法承受才送醫,其中包含心肌梗塞的患者,國外就有統計顯示,高達85%的心肌梗塞病患因為擔心染疫,寧願忍耐不舒服、打消回醫院的念頭。

不過心肌梗塞一旦發作,狀況緊急,得在一定時間內急救,稍有延遲可能會增加7.5%病危風險,因此醫師提醒,當感受到胸痛、呼吸喘促、冒冷汗等症狀,需警覺為心肌梗塞前兆,及時前往醫院治療。

疫情期間易拖延急救時間 晚30分鐘提升7.5%死亡風險



你知道心肌梗塞有黃金急救期嗎?根據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暨高雄榮總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的說法,如果心肌梗塞病患耽誤30分鐘,會提升7.5%的死亡風險,尤其疫情期間更是分秒必爭。

黃偉春曾引述、比較台灣於去年(2020年)2月到4月上一波新冠疫情流行期間與2019年同時期月份的數據資料,顯示患者從疾病發作到送醫急救的時間,從原本的142分鐘拉長到180分鐘,多出40分鐘,推論患者可能到最後一刻,還是想忍耐苦撐的想法。

黃偉春醫師說明,搶救時間一般分成:發作及救護後送、救護車運送以及到院後緊急心導管三個階段,不過由於疫情關係,還得額外考慮管制問題和進行快篩篩檢、等待報告結果,至少得再花費30分鐘,才能接受心導管治療。

急性心肌梗塞3前兆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表示,心肌梗塞的致病原因是心臟的冠狀動脈被血栓長期阻塞,導致心肌缺氧及養分而受損,(有些人)發作前沒有明顯的徵兆,如同未爆彈難以預防,因此常見猝死的案例,不過心肌梗塞還是有跡可循,最好察覺的警報訊號為胸痛/悶、呼吸急促、冒冷汗。

遇到心臟疾病發作該怎麼做?請看下一頁說明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