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補免疫力!你眼中的進補食材,可能吃出排不掉的濕毒和火氣- 第2頁

398,364 收藏0

紅棗吃起來甜甜的,是不少長輩的「零嘴」,也不少民眾習慣搭配煮湯增加甘味。不過黃獻銘則指出,紅棗也被歸類在「補氣藥」當中,除了補氣外,紅棗也容易在體內「釀濕氣」。

彰基中醫部主任黃頌儼表示,從中醫的角度看,新冠肺炎多是偏向「寒濕病邪」問題。寒濕病邪病症會影響肺系(呼吸系統)及脾胃(消化系統)。

由於新冠肺炎屬於「寒濕疫」,黃獻銘同樣指出,它喜歡找上濕氣重體質的民眾。若是紅棗平時吃得太多,恐和抗疫的初衷背道而馳,甚至造成平時常常痰多的情況。

枸杞或許是民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藥膳材料之一。不過,黃獻銘指出,枸杞其實是「滋養肝腎」的藥材。而滋養身體的藥材若是未使用得當,均有可能變成「濕氣」。本想補「好水」,卻在體內變成壞水「痰濕」,對抗疫的訴求反而適得其反。

當歸



當歸藥膳雞湯是常見的「補身體」湯品。而當歸屬於走血的藥材,有補血、活血的成分。不過黃獻銘表示,若在感染初期沒有經過適當的調配,也很容易補到「火氣」使感染加劇。

高麗參



或許不少民眾都有「進補就要吃人參」、「吃人參可以強健身體」的概念。不過人參究竟適不適合自己的體質,交由中醫師判斷才最為妥當。

黃獻銘指出,人參其實一根下去,就可以打趴前述的黃耆、紅棗、枸杞及當歸,更容易使得感染初期的症狀加重。因此若在感染初期,未經中醫師診斷貿然服用人參並不是個妥當的選擇。

翰鳴堂中醫院長賴睿昕也指出,有過敏體質、身體正在發炎、剛開始感冒、喉嚨痛等症狀的民眾更不可隨意使用人參,使用前務必諮詢醫師。

補氣不等於補免疫力,進補不等於養生,為符合體質仍應與醫師討論

翰鳴堂中醫院長賴睿昕表示,滋補養生觀念逐漸盛行,似乎許多民眾不知不覺間就把進補與養生畫上等號。但進補類的中藥應慎用,不然補身不成反傷身。

黃獻銘表示,黃耆、紅棗、枸杞及當歸等藥材最常喝出毛病的就是(肝火型)鼻子過敏;此外,若體質不需要補氣,補氣藥吃進身體也容易引起發炎反應、皮膚癢、眼睛脹、喉嚨痛、口乾、便秘等症狀。

不論是多麼好的藥材,因為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不一定能適合所有人。黃獻銘指出,中醫一定要先懂人,再懂藥。若要能有效提升自身免疫力,對抗各類病毒、細菌,在自行購買藥材滋養、補氣之前,可以帶著網路上查到的藥材資訊供醫生判斷,或請醫師個人體質進行調配。

參考資料:
  1. 防疫的錯誤養生觀念?這樣才完蛋拉!|診邊小知識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吃錯反而火上加油!常見中藥材為何不能隨意入菜?中醫師說分明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