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瑪利亞醫科大學教授國島宏之表示,病毒若沾在手上,透過接觸感染附有病毒的物品就能跨越社交距離,這是接觸感染最大的特徵。那麼該採取什麼措施預防染疫呢?
NHK表示,務必在公用設備,如門把、公用電話、冰箱等務必仔細清潔。此外,雖不用「全部」用品都清潔,但需要「拉開」的事物(如抽屜、椅子靠背頂部、座椅把手等)都要仔細留意。並隨身攜帶小瓶的消毒液。經過這些消毒步驟後,螢光塗料(病毒)傳播僅剩1/800,可以說極大地降低了接觸感染的可能性。
密閉空間病毒飄20分鐘不落地,2招加強換氣
除了接觸感染以外,在密閉空間內也有不知不覺遭受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京都工藝纖維大學副教授山川勝史指出,空氣不流通的時候,重量極輕而無法落下的微飛沫會長時間留在同一個地方。
在密閉空間內,當無症狀感染者未戴口罩打噴嚏依次,會噴出約10萬個口鼻飛沫,當較重的飛沫落下後,微飛沫可持續在空中飄浮維持約20分鐘。因此病毒恐以微飛沫形式飄散在密閉空間之中。
此時最重要的便是通風。川崎市健康安全研究所所長岡部信彥表示,此時注意空氣流通和外界空氣交換,可以降低相當程度的感染風險。NHK也曾做過空氣交換的可視化實驗,結果表示,若有兩個通風口更能達到快速換氣的效果(只開一門需要45分鐘才能換氣完成,若開兩門則只需7分鐘即可完成換氣)。
此外,若要提升換氣的效率,家家戶戶必備的「電風扇」也是個十分厲害的秘密武器。東京理科大學教授倉渕隆表示,只要將電風扇放在門口(房內)向外吹,即可快速將房內的空氣向外排出。
透過實驗發現,僅開一門並在門前擺上電風扇,21分鐘即可換氣完成,足足加快了24分鐘。此時,若能在門邊擺放循環扇(由外向內吹)加速空氣對流,更可進一步縮短換氣時間至12分鐘。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