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痛風不是避開海鮮就好,研究揭曉4招能降7成痛風率

59,488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明明白天時正常活動沒有扭傷,半夜睡到一半卻突然腳趾、腳踝或手肘等關節處腫脹、發紅痛到不行!若曾有過類似的經驗,小心痛風會反覆發作。與其控制普林攝取量,不如從根本上預防。來看看專家如何透過控制4個條件降低痛風風險77%吧。

研究:避開4個危險因子,降低77%痛風風險



會發生痛風是因為血中尿酸濃度過高的緣故。 當血液中尿酸濃度超出了可溶解的飽和度,就會形成結晶,沉積在體內。若堆積在關節處,就形成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導致發炎、紅腫、疼痛。若堆積在皮下或關節周圍組織,便會形成痛風石。 

因此,若要避免痛風,則不可不注意血中的尿酸濃度。衛福部國健署指出,當體內尿酸的生成量和排泄量不平衡時,或血中尿酸濃度高於可溶性的飽和點時,就稱為高尿酸血症。若以數值來看,當男性每100ml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mg以上,女生在6mg以上即為此症。

經由上述疾病說明我們可知,若要預防痛風的產生,就不可輕忽血液中過高的尿酸值,若將高尿酸血症放著不管,待尿酸結晶堆積,就會苦不堪言。

許多人認為,若要預防痛風產生,少吃普林含量高的食物,或導致普林合成增加的食物即可。然而這或許只是治標不治本。比起留意普林,或許有4個因素更需民眾特別注意。

一篇發表於美國醫學學會網路開放期刊的研究,追蹤了美國男性醫療從業者4萬4654人26年來的資料,統計出4個高尿酸血症的危險因子。若能符合以下條件,即可降低罹患痛風風險77%。

條件1:BMI數值未滿25



BMI數值是影響痛風發作的最大因素。慈濟醫院表示,體重過重會使得組織新陳代謝速度增快,尿酸來源因此相對增加。
雖然美國將肥胖定義為BMI30以上,不過我國衛福部和日本相同,將其定義為BMI25以上,並建議成人BMI應維持在18.5~24之間。

研究顯示,若和BMI數值未滿23的人相比,BMI 介於23~25的人,痛風風險即增加1.29倍;BMI值為25~30,則風險增加1.90倍。若數值為30以上,風險則增加高達2.65倍。如下表:

危險因子 相對風險
BMI 未滿23 參照組別
23以上,未滿25 1.29
25以上,未滿30 1.90
30以上 2.65

還有哪些事做到了能降低痛風風險?下一頁看更多飲食關鍵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