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飲食怎麼吃?發現糖尿病前兆,這些降血糖明星食物快筆記!

1,769,166 收藏63
【早安健康/沈孟學報導】糖尿病其實是一種生活習慣病,罹患者飲食通常都吃太甜太油,又不愛運動,你也是嗎?現代人吃得太精緻、攝取過多營養,卻沒有相對的消耗,這樣下去,糖尿病很快就會找上你。但糖尿病是可以提前發現、控制的。

糖尿病前兆、症狀有哪些?



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 Cleveland Clinic)資料指出,輕微的高血糖就可能對神經、腎臟和視網膜造成影響,而高血糖未能接受妥善治療的時間越久,傷害就越大。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內分泌、糖尿病與新陳代謝科醫師 Kevin Pantalone 更表示,許多糖尿病患確診時就已經出現腎臟與視網膜病變,因此患者「開始」罹患糖尿病的時間,其實可能比確診早了大約5年。

因此,平時注意糖尿病的前兆,是避免罹患糖尿病的關鍵。由於糖尿病的前兆大多很輕微,民眾更需事先了解並多加觀察注意。

糖尿病的前兆包括:

  1. 上廁所的次數增加,特別是夜間頻尿:Kevin Pantalone 醫師表示,曾有病人是因為每次電視節目廣告時都要上廁所,被家人注意到異常而來就診。
  2. 感覺尿急、或有念珠菌感染:當腎臟無法過濾過多的血糖、導致尿液中出現糖份時,溫熱又濕潤的環境容易導致泌尿道感染與念珠菌感染。
  3. 沒有特意減肥的體重減輕:人體無法正常使用血糖,進而開始燃燒儲存的脂肪,導致體重異常減輕。
  4. 視力變差:高血糖可能導致水晶體變型,而使視力降低,視覺上的變化或是眼鏡度數的改變,都可能是糖尿病的徵兆。
  5. 容易累:長期無法改善、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的疲累,背後的許多原因都與糖尿病或高血糖有關,例如腎臟受損與脫水(可能是頻尿引起,頻尿同時也會擾亂睡眠)。
  6. 皮膚變色:「黑色棘皮症」是指脖子後方縐摺處、指關節處的皮膚變黑的一種症狀,常與胰島素阻抗有關。

美國塔夫茨醫療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糖尿病逆轉計畫」創始主任 Michael Dansinger 醫師審訂的 文章也指出,一般人排尿的頻率約為每24小時4~7次,而由於糖尿病患者的腎臟無法再吸收血液中的糖分,身體會製造更多的尿液以排出過多的糖,除了使患者更常跑廁所以外,也容易感到口渴,同時又增加尿液量,更加重頻尿症狀。

另一方面,由於身體將更多水分用在製造尿液上,其他部位的水分不足,也容易導致嘴巴乾燥、皮膚乾燥、皮膚癢等症狀發生。

糖尿病會有哪些症狀?



美國糖尿病學會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資料列出了糖尿病的典型症狀:

  • 排尿次數增加
  • 感覺口渴
  • 感覺飢餓(甚至可能發生在進食期間)
  • 極度疲累
  • 視線模糊
  • 傷口、瘀血癒合速度緩慢
  • 即使增加食量,體重仍減輕(第一型糖尿病)
  • 手腳刺痛、疼痛或感覺麻木(第二型糖尿病)

血糖多少算高?抗糖尿病先看懂血糖標準值



在台灣,常規的健康檢查都會有「空腹血糖」這一項,主要是檢測身體在平常狀態下的血糖值。但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嘉鴻在《我的人生不被糖尿病控制》一書中指出,空腹血糖只可以篩檢出一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另外還有「糖化血色素」與「飯後血糖」兩數值可以幫助判斷是否罹患糖尿病。 

糖化血色素


  • 糖化血色素(HbA1c)可透過抽血檢驗。
  • 糖化血色素的數值可以反應身體最近三個月左右的血糖情況。
  • 原理:當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紅血球、和血紅素結合後,就會形成糖化血色素,若血糖愈高,糖化血色素的濃度也會愈高。因為葡萄糖黏著在血色素上不易脫落,加上紅血球的平均壽命約為一百二十天。

飯後血糖


  • 指從食物進入口中的那一刻開始後兩小時的血糖數值。
  • 這時的血糖值可以看出身體對糖分的代謝能力。
  • 最標準的檢測方法是接受75五公克葡萄糖耐受測試(OGTT):至少空腹8小時,喝下標準75公克的糖水後,等待兩小時後再抽血。

糖尿病高危險群
  • 肥胖
  • 高血壓
  • 高血脂
  • 有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
  • 有多囊性卵巢或曾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

建議糖尿病高危險群,年過四十歲之後,每年除了要驗空腹血糖外,也要加驗糖化血色素及飯後血糖值,以免錯失了血糖控制的黃金期。

糖尿病的原因與種類



美國糖尿病、消化、腎臟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簡介了不同類型糖尿病的原因:

第一型糖尿病


由於免疫系統攻擊胰臟中製造胰島素的β細胞所致。科學家認為,第一型糖尿病是由於基因,或者病毒等環境因素所引起。

第二型糖尿病


是最常見的類型,由於生活習慣、基因等多項因素導致。
  • 胰島素阻抗:人體肌肉、肝臟或脂肪細胞無法正常利用胰島素,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較難進入細胞;一開始胰臟會製造更多的胰島素以降低血糖,但當胰臟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時,血糖就會飆高。第二型糖尿病通常始於胰島素阻抗。
  • 肥胖、運動不足:肥胖、過重或運動不足的人,都有較高的糖尿病風險。過重有時也會導致胰島素阻抗。此外,腹部脂肪也與胰島素阻抗、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有關。
  • 基因與家族病史

妊娠糖尿病


科學家認為,懷孕期間發生的妊娠糖尿病,是由於孕婦荷爾蒙改變,加上遺傳因素與生活習慣所導致。由胎盤產生的荷爾蒙,可能因為胰臟無法製造足夠胰島素,在懷孕晚期時引起妊娠糖尿病。體重過重、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過多、家族糖尿病史都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機率。

其他與糖尿病相關原因


  • 單基因糖尿病:由於某個基因的突變,使得胰臟製造胰島素能力不足,最常見的類行為新生兒糖尿病(出生6個月內)、年輕成年型糖尿病。
  • 胰臟囊性纖維化:過於濃稠的黏液使胰臟結痂,因而無法製造足夠的胰島素。
  • 血鐵沉積症:人體內儲存過多的鐵,堆積在胰臟等器官內導致受損。
  • 庫興氏症候群:身體產生過多「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所致。
  • 肢端肥大症:人體分泌過多生長激素。
  • 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狀腺產生過多的甲狀腺荷爾蒙。
  • 胰臟炎、胰臟癌等疾病:導致β細胞受損、製造胰島素的能力降低,引起糖尿病。
  • 部分藥物也可能使β細胞受損,或是影響胰島素的運作,導致糖尿病。

輕鬆預防糖尿病!下一頁7個能幫忙控制血糖的食物快筆記!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