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登山要準備什麼?體能要達到什麼標準?安全登山有哪些要訣?

52,307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最近山難或在山裡失蹤的新聞時常佔據新聞版面,似乎今年山難特別多?沒錯,數據顯示,今年空勤總隊山難搜救的出勤架次比去年成長了一倍,山難救援人數也幾乎暴增3倍,耗費了許多社會資源。

當山林活動興起時,民眾也需注意入山活動的基礎安全守則,才能避免遺憾發生,畢竟登山的最高原則是安全回家。


今年山難事故倍增!國人登山多未做好萬全準備



今年山難、在山林失蹤的事件特別多,近日就有一位37歲男子闖中橫便道後失蹤40天的新聞,而不久前,一隊5人登山團體也在攀爬屏風山時發生團員不慎失足墜谷死亡意外。

政府去年大力推動開放山林政策,帶動國人登山風潮,雖然用意良善,但國人的登山安全意識卻沒有跟上,導致登山事故頻仍。根據中央社報導,今年1月到9月空勤總隊執行山難搜救任務共計100架次,足足比去年同期高出1倍,而山難救援人數也從去年同期的18人提高至52人,幾乎暴增3倍。

內政部消防署統計,從2002~2019年間,平均每年山難事故159件,但今年1~8月間就累積了295件,幾乎是過去山難平均件數的2倍之多,顯見有許多民眾並未做好萬全準備就前往登山。

應請專業嚮導降低登山風險,隊友出事自己恐有法律責任



如果只是一般的健行步道,發生嚴重意外的風險低,適合朋友互相邀約登山,若是相邀攀爬海拔較高、山路比較險峻的山路,最好請專業的登山嚮導。

登山團體可粗略分為3種型態,若非參與登山協會,或是商業登山團體,就是自行揪集登山愛好者、成為「自組隊」的型態;近年來流行在網路上揪集自組隊,雖然方便,但自組隊登山時可能會各走各的,在這種情形下有較多風險,近日發生在畢祿、羊頭山一帶的葉姓女山友死亡事件,起因就是葉女行走較慢而脫隊走散,最後發現時已成為遺體。

雖然請嚮導要額外一筆費用,但其專業能提供較多保障,安全比什麼都還要重要;另外,如果登山時發生意外,即便只是朋友相約爬山、沒有簽任何契約,仍可能產生法律責任。根據「健行筆記」網站,政大登山隊OB的洪振豪律師表示,如果攀登的山有一定的危險性,法律上會認定共同登山的人為一個危險共同體,必須為彼此負擔登山嚮導的責任。

時常傳播登山知識的部落客「城市山人」建議,如果是登山新手,最好選擇小團制,也就是看登山路線難度來決定嚮導/團員比例的方式,基準是1:6~1:8,一個嚮導能分配給隊員的心力十分有限,如果嚮導要負責的團員太多,會有較大的登山風險。

如果要請嚮導,嚮導的「履歷」是我們有權知道的資訊,包括個人攀登經歷、帶隊年資、野外急救能力(WFR、WAFA等需要4天以上訓練時數的證照)、LNT(無痕山林)認證等,請到專業的嚮導是保護生命的保險,也能提供正確的登山觀念。

避免體力不支增加危險性,登山還有哪些事情要注意?下一頁了解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