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出問題會有哪些「蛛絲馬跡」?
黃疸
黃疸是人體血液中一種叫膽紅素的物質濃度增高所引起的皮膚、眼睛、鞏膜(眼白)發黃症狀。黃疸的發病主要源於膽紅素的代謝紊亂,人體血清總膽紅素正常情況下為1.7~17.1μmol/L;血清膽紅素數值在17.1~34.2μmol/L時,肉眼看不出明顯的眼黃和臉黃,稱為隱性黃疸;血清膽紅素數值超過34.2μmol/L時,即可能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
引起黃疸的原因很多,通常將黃疸分為以下幾類:肝細胞性黃疸、梗阻性黃疸、溶血性黃疸和先天性黃疸,其中最為常見的是肝細胞性黃疸,特別是傳染性肝炎引起的黃疸。
通常情況下,患者身上出現的黃疸症狀越深表明病情越重,但肝炎傳染性的強弱卻並不取決於黃疸的深淺,也就是黃疸深並不一定意味著傳染性強。當然,黃疸的出現也意味著肝的損傷已經很嚴重,一旦發現自己出現黃疸時要儘快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
快的恢復,噁心嘔吐的症狀就會很快改善,食慾也會慢慢轉好;慢性肝炎以不同程度的食慾下降為主,噁心嘔吐的表現有時候並不明顯。
疲勞
肝臟功能正常時,肝血充盈,各種營養素的代謝充足,身體也因此變得輕鬆、靈活,即使經過了白天的工作學習等勞累,但透過一夜良好的睡眠即可恢復精力。如果肝臟出現問題,體內的氣血淤滯不暢,氣機逆亂,累及其他臟腑,日積月累很容易引起慢性疲勞。在臨床上,脂肪肝達到中度的患者就經常會出現倦怠、易疲勞的表現。
人的肝臟出問題就容易出現疲勞的原因,在於肝臟發病時,肝細胞製造醣和貯存醣的能力下降,難以產生足夠的能量維持人體的需要,能量不足就會感到疲勞。
中醫在肝臟損傷會引起疲勞方面有明確的認識,《黃帝內經》中有:「故人臥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明確指出肝血充盈,筋脈得養則運動靈活,肢體輕便。反之,若肝血不足,筋脈失養,則易出現肢體疲勞。此外,肝血不足還會累及眼睛,導致目赤腫痛、眼睛乾澀、容易流淚等。
腹部區域的疼痛腫脹不能輕忽!下一頁告訴您與那些肝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