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肉有打生長激素、抗生素,吃了易性早熟?營養師破解5大迷思

172,271 收藏0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早安健康/好食課 林世航營養師】

雞肉有打生長激素?你一定要記住的五大肉品迷思!



最近好食課營養師與雞肉供應商的朋友聊天,才發現還是有消費者對於肉品有著許多迷思,像是生長激素、抗生素等問題,這次好食課整理了常見的5個肉品迷思,一次破解給大家知道!


雞肉有打生長激素?



2015年的市場調查也指出,消費者最擔心的肉品安全議題中,第一名是使用生長賀爾蒙!消費者的想法是,台灣到處都是雞排攤,每天雞肉需求這麼大,台灣那麼小哪可能養這麼多隻雞,所以一定是使用生長激素讓雞隻快快長大!

答案是!絕對沒有!

台灣的肉雞品種為「愛拔益加」、「樂斯」和「科寶」,本來就是很容易長肉的品種,且經過數十年的育種技術,再加上良好的飼養環境與飼糧調配,讓肉雞的飼料換肉率,從原本的2公斤飼料換1公斤肉進步成只要1.5公斤飼料換1公斤肉(想想人類要吃多少食物才換得一公斤),所以完全不需要用什麼生長激素就可以達到養肉的目的!

除此之外,生長激素非常的昂貴,以白肉雞的批發價不到百元,根本用不起生長激素!再加上生長激素是蛋白質,加在飼料中會有被消化破壞問題。若用注射的,想想整個養雞場上千隻到數萬隻的雞,要打生長激素可不是打一劑就有效,那要找多少人工才能打得完?

所以,打生長激素完完全全的不符合經濟效益!不會打也不需要打,也不值得打!



吃雞肉容易會性早熟?



由於生長激素的謠言傳得沸沸揚揚,再加上近年來零星的兒童性早熟新聞,導致媒體甚至是非畜牧專業的醫事人員,在節目上言之鑿鑿指出導致性早熟的兇手就是施打生長激素的雞肉,另外也衍生出雞翅尖和雞脖子是打生長激素的部位,叫消費者不要吃的謠言!

可是前文已經說明雞隻是絕對不會打生長激素,那為什麼近年來會有性早熟的問題呢?

首先,疾病的歸因沒辦法歸咎到單一因子,近年來飲食高油化也可能是性賀爾蒙變多的原因之一。此外,前幾年爆發的塑化劑事件,其實在台灣已經數十年之久,而研究也發現塑化劑是環境賀爾蒙,會干擾我們的性激素導致性早熟問題,所以要歸因的話,塑化劑和高油飲食反而更是主因!


雞肉會有抗生素殘留嗎?溫體肉更新鮮?下一頁營養師破解更多關於雞肉的迷思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