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的憂鬱:孕產婦的身心健康
日劇女神竹內結子驚爆死訊,警方初判為輕生。由於竹內結子才剛產下一子,外界推論可能是受到產後憂鬱症的影響,芳年四十令人感到惋惜。
孕產期憂鬱症 (perinatal depression)是什麼?
女性身負生命延續及種族繁衍的任務,在懷孕與生產階段除了面臨生理上荷爾蒙劇烈變化與分娩的痛苦外,同時也承受角色變換及生活調適巨大的心理壓力。在半夜不能安睡的生活作息下無法充分照料自己身心的需求,更被期待要全心照顧新生命,女性在懷孕與產後的身心健康問題值得更多的關注。
事實上,30-85%的產婦在生產後都會經歷短暫的產後憂鬱心情(不是憂鬱症),即所謂的baby blues,這種突發性的哭泣、激動、睡眠障礙、食慾不振,多半在數天內會自動恢復。
然而,我們在台中中國醫藥大學追蹤大約二千位孕婦的研究發現,不只是在產後,從知道懷孕到順產後三個月約一年期間大約有13.2%的孕產婦會經歷到臨床上定義的憂鬱症,症狀包括:持續性的心情低落、對事情提不起興趣、思考及注意力變差、出現莫名的無助及罪惡感,甚至會有幻覺、妄想以及自殺傾向。
若未給予有效治療症狀會越來越嚴重,其中有一半成為產後憂鬱症 (postpartum depression),嚴重者造成自殺,甚至因精神病症狀的影響造成殺害自己的嬰兒(infanticide)的悲劇。
孕產期憂鬱症的治療
面對孕產期的憂鬱症,醫療人員應提供支持性的諮詢,讓產婦及家人了解到這種情緒是很尋常的,以避免因不了解而過度驚慌,增加心理壓力及罪惡感。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定期產檢中透過婦產科醫師的評估若能適時轉介身心科,將有助於憂鬱症的預防及診治。
身心科醫師在進行孕產期憂鬱症的治療時,最常被問到的是「藥物會不會造成胎兒長期的影響?」、「藥物會不會透過乳汁而影響到小baby?」等。臨床上,孕期抗憂鬱藥物的使用是遵循FDA制定的用藥安全分級來選擇,經醫師評估與建議開立並謹慎監測母親及胎兒的健康。
然而,對於新生命充滿期待的準媽媽,常連咖啡、茶、刺激性的美食都忌口,更何況是藥物。很多孕婦及家屬也想採用藥物之外的輔助治療,例如:心理治療、運動、光照、營養補充品及經顱磁刺激術等。正統醫學首重實證,而實證醫學又以「隨機分配且有控制組」的研究結果最為可信。心理治療雖然缺乏好的控制組研究,但臨床效果明顯且發展多年,因此廣泛被採用。
此外,Omega-3不飽和脂肪酸(即俗稱的深海魚油)對孕產婦憂鬱症治療也逐漸廣為採用。筆者團隊和英國及日本多所精神醫學研究機構合作,利用嚴謹的雙盲臨床試驗方法發現深海魚油對於孕產期憂鬱症婦女的預防與治療有顯著性的效果,這一系列的學術發表已被歐美憂鬱症治療指引及教科書所引用。
其他具有實驗證據的治療,如運動、光照和非侵入性腦刺激術等也有不錯的「隨機分配控制組」的研究,但在臨床治療應用的發展還有一段路要走,例如:運動訓練師的培訓與認證、特定的光照劑量或磁刺激儀器療程標準化等。未來,身心科醫師除了要能夠傾聽病人的期待,思考「研究結果轉譯到臨床運用的可行性」,也要能夠運用整合性的療程幫助孕產婦恢復身心的健康。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不止養胎也要養身心:孕產婦的憂鬱如何預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