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頻繁進出,會帶來什麼樣後果?
我們常說,開始投資之後,要持續待在市場當中,做好資產配置。
由於股市不確定性極高,因此千萬不要期待有確定的那一天。
也因為承擔的不確定性,股市從歷史來看也帶來了比穩定資產更高的回報。
假設有一位投資人沒有關注市場,在買進之後不小心忘記了自己的投資部位,時至8月22日他能取得怎樣的成果?
根據Morningstar的資料,全球股市指數目前能取得最久之指數資料為S&P Global BMI TR USD這個指數,以這個指數進行試算,並台幣計價,在這段期間這位投資人的累積報酬為1110.38%,換算年化報酬為8.34%。
假設這位投資人一開始投資一萬台幣,經過31年多,這筆財富將成長為121,037.90,這是「理論上」全程參與全球股市成長的成果。
指數資料:S&P Global BMI TR USD,資料來源:Morningstar
如果一個投資人從1989年6月30日開始投資全球股市,這段期間,這位投資人總共經歷六次嚴重的世界金融危機,分別是:
-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
- 2000年網路泡沫
- 2007年次級房貸風暴
- 2008年環球股災
- 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
- 2009年年底-2010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 2020年國際金融恐慌
在投資的過程中,會遇到股市創新高,又下跌的過程,他的心情肯定是上上下下起伏不定。
下圖是這段期間全球股市下跌的歷程,特別是2000年以及2008年下跌的程度,分別要1,582以及2,176個交易日才回到原點。
指數資料:S&P Global BMI TR USD,資料來源:Morningstar,製圖:蔡至誠
假設另一位投資人為了試圖避開下跌,想找出進出場的時機點,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
最好的十個交易日
下表為1989年6月30日以來,全球股市單日表現最好的10個交易日,對於長期投資股市的朋友來說,一定要遇到這最美好的時間。
光是這10天,就貢獻了130.95%的報酬率。
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這些交易日貢獻了多數資產成長。
日期 | 全球股市單日漲幅 |
1989/7/30 | 9.83% |
1990/5/30 | 10.53% |
1990/10/30 | 8.94% |
1991/2/27 | 9.37% |
1998/10/29 | 8.22% |
1999/12/30 | 7.55% |
2001/4/29 | 7.66% |
2003/4/29 | 8.55% |
2008/10/12 | 8.68% |
2020/3/23 | 8.02% |
假如一位投資人因為臨時要用錢,因此沒辦法全程參與,或是因為想要避開下跌,提早賣出,不小心錯過了最好的十個交易日,他的總報酬率將從全程參與的1110.38%下降為只剩424.10%。
最好的二十個交易日
下表為1989年6月30日以來,全球股市單日表現最好的20個交易日,全球股市這20天,就貢獻了332.84%的報酬率。
日期 | 全球股市單日漲幅 |
1989/7/30 | 9.83% |
1990/5/30 | 10.53% |
1990/10/30 | 8.94% |
1991/2/27 | 9.37% |
1991/12/30 | 7.51% |
1993/3/30 | 6.23% |
1997/5/29 | 6.73% |
1998/2/26 | 6.82% |
1998/10/29 | 8.22% |
1999/12/30 | 7.55% |
2001/4/29 | 7.66% |
2001/11/29 | 6.18% |
2003/4/29 | 8.55% |
2003/5/29 | 6.22% |
2003/10/30 | 6.33% |
2004/11/29 | 6.06% |
2008/10/12 | 8.68% |
2008/10/27 | 6.31% |
2008/11/23 | 6.45% |
2020/3/23 | 8.02% |
全程參與還是錯過?
我們卻發現,股市大多數的報酬來自於少數交易日,在這31年間有多達11,377個交易日,但是絕大多數的報酬集中在少少幾個交易日。
假如一位投資人一樣因為某種因素,不小心錯過了最好的10個交易日,他的總報酬率將從全程參與的1110.38%下降為只剩424.10%,年化報酬會從8.38%降為5.49%。
如果錯過20天,總報酬會降至179.63%,年化報酬將只剩3.37%。
更別說錯過40天以上,總報酬會降至 -1.49%,年化報酬率將變成負值-0.05%。
是否全程參與的累積報酬比較,製圖:蔡至誠,資料來源:Morningstar
是否全程參與的年化報酬比較,製圖:蔡至誠,資料來源:Morningstar
股市的報酬大多來自於少數幾個交易日,40個交易日只佔這段時間(11,377天)的0.351%。
試圖進出股市,很可能帶來適得其反,往往也讓投資人花費過多的精力在市場訊息當中。
這其中的機會成本,是無法將時間花在能累積自身才智,錯過發展職涯的機會。
行為經濟學家梅爾.史塔曼(Meir Statman)引用瑞典的研究指出:
進出最頻繁的交易員因為交易成本和挑錯進出場時機,每年虧損帳戶總額的4%,而且這種情況在世界各地幾乎都一樣。
在全球十九個大型股票交易所中,買賣頻繁的投資人比買進後長抱者,其投資報酬率每年大約落後1.5%。
關於大腦行動偏誤破壞性最有名的研究,也能一併看出投資行為上的性別關聯傾向。
最早研究行為金融學的兩位學者,歐迪恩(Terrance Odean)和巴柏(Brad Barber)在檢視一家大型折扣股票經紀商的個人帳戶後,發現一些狀況讓他們覺得滿驚訝。
其研究發現,男性客戶的交易活動比女性多了45%,而單身男性客戶更是比單身女性高出驚人的67%。
巴柏和歐迪恩認為,這是因為男性客戶往往太過自信,但不管它在心理上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都使得投資報酬率偏低。
因為交易太過頻繁,男性的平均報酬率每年比女性低了1.4%,而單身男性的平均報酬率每年更是比單身女性低了2.3%,這要是把一生的投資時間都加總計算,其落後更是十分驚人。
而我們這裡想要說明的是,不管是出於過度自信還是其他什麼原因,我們大腦偏向採取行動的演化趨勢,都對投資報酬大有妨礙。(來源:非理性效應)
所以,對大多數人來說,擇時進出這件事,並不值得去做,也不該去做。相反地,找出適合自身的資產配置,長期持有,才是能兼顧生活以及資產增長的穩健之道。
本文獲得「蔡至誠。PG財經筆記」本人授權刊載, 原文連結。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等不及靠股票賺錢?6張圖告訴你短進短出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