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戲水 當心髒水進耳引起發炎
簡單而言,我們的耳朵簡可以分成外耳、中耳及內耳三部分,其中外耳部分又分為耳廓及外耳道。如果在外耳道發生細菌滋生、導致發炎,就是所謂的外耳道炎;若是發炎部位在鼓膜或耳蝸,則被稱為中耳炎。由於戲水時,水容易進到耳中,若是水不乾淨,發炎的情況也會經常發生。
不論是中耳炎或外耳道炎,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劇烈的疼痛,特別是在咬、嚼、或是打哈欠等,會拉扯到耳蝸時最為明顯。此外,耳內持續覺得癢、紅腫、出血,因為膿汁出現惡臭,甚至是聽力下降,都是可能出現的徵兆。如果放置不管,則可能惡化,出現嚴重耳鳴、影響聽力。
出現外耳道炎與中耳炎的原因非常多,但最常出現在戲水時,首爾市幼鷹醫院耳鼻喉科教授金永浩(김영호,音譯)解釋:「若是在衛生不佳的場所戲水,因為髒水受到感染的風險也會增加;或者是洗澡後耳內長時間保持有水的狀態,也可能引發急性外耳道炎。」另外,若是耳朵內本來就有傷口,也可能會引發侵入式急性外耳道炎。
預防耳部感染:保持耳內乾燥、不過度掏挖耳朵
如果不幸感染外耳道炎,除了就醫外,金醫師也提醒,應該隨時保持耳朵清潔、乾燥,需要時則可以使用點耳液。另外,不過度刺激耳朵內部、戲水時使用耳塞,淋浴後不過度掏耳朵並且盡快讓耳朵保持乾燥,都能預防細菌感染。
由於小朋友若感染超過3個月,就有可能傷害聽力,甚至引發後續的認知發展,因此家長們也要特別注意,若發現自己的小朋友無故挖耳朵,或是突然好像聽不太到別人說話,就必須要警覺,及早帶小朋友就醫。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