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全球失智人口快速增加,目前失智症患者已超過5,000萬名,到了2050年預計會成長至1億5,200萬人,換算下來,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罹患失智。而台灣的統計資料顯示,65歲以上的老人每12人就有1名失智者,80歲以上的老人則每5人就有1位失智,失智症盛行率會隨年紀增加,從70歲開始,每增加5歲,失智盛行率就會增加一倍!
近日國際知名醫學雜誌《刺胳針》的委員會發表一項關於失智的研究,指出各個年齡段所要注意的防失智關鍵,並量化各個關鍵因素與失智症的關聯性,結果45歲後罹失智最大的因素竟然是聽力。
抗失智不分少壯,人生三時期失智之源大不同
早年(<45歲):教育程度低(7.1%)
教育程度高的人可能延緩腦部的退化,降低失智風險。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團隊一分發表在「神經學」月刊(Neurology)網站 the online issue of the journal Neurology 上的研究報告指出,文盲腦部的「認知功能」區域較識字者小,比較容易退化,因此文盲罹患認知症的機率是平均值的2倍。
教育程度高還有另一個好處,導致阿茲海默症等認知症的β-澱粉樣蛋白,對教育程度高的人影響較小。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去年的研究顯示,教育程度高的人擁有較高的認知儲備量,大腦即使受到β-澱粉樣蛋白的影響而衰退,比起教育程度低的人,能保有較多認知功能。研究人員利用正子掃描腦部影像醫學,觀察331位認知症患人的腦部。結果發現教育程度高的人,不管腦內類澱粉蛋白濃度如何,認知功能都比教育程度低的人良好。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者認為,教育程度高的人「對外界的認知」儲備量較多,因此即便他們的大腦開始受到β-澱粉樣蛋白的影響,對外界的認知被削弱,但因為認知的儲備量較多,仍比一般人花更長的時間耗盡;因此,在45歲之前若接受較高的教育,增加腦中認知的儲備量,大腦認知能力比較不會受到β-澱粉樣蛋白影響。
看到這裡也不要以為教育程度高就能免於失智,更不是以前書讀不多就會失智,年輕時光轉瞬即逝,過去已無法補救,現在開始儲備新知也不晚。過去累積的認知儲備量雖然能延緩失智症的發生,但更重要的是持續學習。研究教育程度與失智風險之關聯性的學者Robert S. Wilson就認為,要對抗失智,保持好奇心和活躍的智力比高教育程度更重要;他進一步指出,高教育程度是有些好處,但真正能延緩大腦退化的,是保持閱讀習慣並設下新的目標或從事可挑戰智力的新職業,藉此給自己新的挑戰。
中年(45-60歲):
- 聽力下降(8.2%)
- 腦外傷(3.4%)
- 高血壓(1.9%)
- 過量飲酒(0.8%)
- 肥胖症(0.7%)
在中年的這個階段,聽力的損失是最大的失智因子。為什麼會這樣呢?日本耳鼻科醫師杉浦彩子解釋,聽力下降的話將難以從嘈雜的環境因中分辨出資訊,做出反應與判斷的認知功能會跟著下降。另外,重聽越嚴重的人越難跟人溝通,自然會影響外出與社交的意願,一旦如此,大腦能夠接收到的刺激越小,越容易導致腦組織萎縮,也會引發憂鬱。發生憂鬱狀態的話情況又會進一步惡化,增加失智風險。
65歲後最大宗的失智因子又是什麼呢?下一頁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