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議員楊石城胰臟癌逝世!胰臟癌「腫瘤夠大」才會肚子痛,這些症狀小心誤判成腸胃問題

313,975 收藏2
點選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 讀給您聽
powered by Cyberon
編按:連任4屆的基隆市議員楊石城驚傳今(17)日因胰臟癌逝世,享年58歲。根據報導,楊石城於今年初發現罹癌後積極治療,也減少出席議會問政的次數,但靜養恢復以外仍關心弱勢族群與社會服務。

楊石城罹病以後,除了關心地方居民生活以外,偶爾也在臉書發文分享療養近況,並提醒民眾健康的重要性,9月中更曾貼文表示「還在力抗病魔」;沒想到今日驚傳逝世消息,令各界十分惋惜。

胰臟癌是早期徵兆不明顯的癌症,當有疼痛等徵兆而確診時,常已延誤能夠治療的時機,因此預後差,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指出五年存活率低於5%,包括金鐘獎視后李麗鳳、台灣名嘴劉駿耀等名人也都因胰臟癌而病逝。

【早安健康/永齡醫教】

胰臟癌臨床症狀



胰臟癌早期大部分都沒有症狀,腫瘤大到一定的程度才會出現腹痛,甚至於背痛等非專一性的症狀。胰臟癌的症狀,依發生的位置而有不同。

胰臟可分為三部分:頭部,體部和尾部。



  • 位於頭部時可能會出現黃疸,體重減輕,腹痛和消化不良等症狀,當腫瘤壓迫到膽管時,病人會出現黃疸,皮膚搔癢,甚至於灰白色糞便。

  • 病灶發生在體部或尾部,可能沒有任何症狀,直到腫瘤長得很大時才有腹部疼痛,胃口不佳,體重減輕。

胰臟癌診斷方法



針對沒有症狀的病人,血清檢查(腫瘤指數)可以當做參考。胰臟癌的腫瘤指數主要是檢查CA-199 和 CEA有長期上腹疼痛的病患。

排除食道及胃腸問題後,可以接受腹部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等非侵襲性的檢查。

若懷疑有胰臟癌時,以ERCP(內視鏡逆行性膽管胰管攝影)做進一步的檢查,也有良好的診斷性。

PET(正子掃描)對於早期癌症也有很不錯的診斷率,雖然對於胰臟癌的早期診斷尚未有定論,也是一項可以參考的影像檢查。


胰臟癌分類



胰臟癌最主要為自胰管細胞的腺癌( ductal adenocarcinoma ),佔胰臟癌90%以上。有時胰腺癌亦可見鱗狀上皮分化,稱為腺鱗狀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這種分型的預後極差。

其它發生率較低的胰臟惡性腫瘤,如內分泌腫瘤、腺胞細胞癌(acinar cell carcinoma)及囊腺癌(cystadenocarcinoma)等,侵襲性不如胰腺癌,預後亦較佳。

胰臟癌分期


 
癌症的分期一般是根據腫瘤大小(T)、淋巴結是否有轉移(N)以及遠處器官是否也有轉移(M)來做決定。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第七版中所提出的胰臟癌分期,分為以下4期:

  • 第1期
    腫瘤侷限在胰臟部位,沒有發生局部淋巴結轉移或是遠處器官轉移。又可依照腫瘤大小再分為stage IA(腫瘤最大直徑2㎝)以及stage IB(腫瘤最大直徑>2㎝)。

  • 第2期
    腫瘤已擴散到附近的組織或器官,但還未侵犯到腹腔動脈(celiac axis)或上腸繫膜動脈(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也無遠處器官轉移。可依局部淋巴結是否轉移再分成stage IIA(無局部淋巴結轉移)以及stage IIB(有局部淋巴結轉移)。

  • 第3期
    腫瘤已侵犯到腹腔動脈或是上腸繫膜動脈,可能有局部淋巴轉移,但無遠處器官轉移。

  • 第4期
    腫瘤已經擴散到遠處器官,確定為遠處轉移。

胰臟癌目前是預後極差的癌症,正因為徵兆很不容易發現,胰臟癌非常難對付,下一頁繼續介紹胰臟癌的治療方法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