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腎病真的不用餓死!與其拒絕蛋白質,這樣吃反而對腎好

177,027 收藏1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台灣堪稱洗腎大國,洗腎人數突破9萬人,慢性腎病看診人口更達到36萬多人!其實在飲食西化的現在,不少人可能都在前往洗腎的道路上。現代人攝取的肉量大增,容易攝取過量蛋白質,代謝後會產生大量含氮廢棄物,增加腎臟負擔;雖然腎臟能自我修復,但若長期「過勞」腎功能還是會衰退,衰退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長期洗腎。

然而,現在肉食來源豐富又多元,人們總會不知不覺吃下太多肉,該怎麼辦呢?其實只要聰明選擇肉品,就能有效減少腎病風險。


少吃紅肉吧!常吃紅肉增40%腎病罹患率



肉類食品主要分為紅肉白肉,前者像是豬肉、牛肉、羊肉,後者比如雞肉、魚肉;一樣都是肉,對腎臟帶來的影響卻差很多。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最近在臉書分享一篇研究,指出攝取紅肉與白肉的差別,強調「腎臟病人真的不用餓死。」原來是美國腎臟病醫學會期刊在2016年刊登的一篇新加坡大學醫學院對腎臟病的研究論文,分析攝取肉類與腎臟病風險之間的關聯。

研究團隊追蹤調查63,257名年齡介於45~74歲的華人中老年人,平均追蹤15.5年,期間記錄他們攝取紅肉、雞肉、魚肉、雞蛋、乳製品、豆製品等蛋白質來源的量,結果發現吃最多紅肉的人比起食用最少紅肉的人,得到晚期腎臟病的風險增加40%!而其他種類的蛋白質來源對腎臟病風險則沒有影響;其中,來自豆類的蛋白質甚至對腎臟有些許保護作用。

研究團隊還發現,如果用其他種類的蛋白質來取代紅肉,可降低晚期腎臟病的風險,差別最多可達62%,由此可見紅肉對腎臟的影響有多麼顯著。也就是說,雖然蛋白質和腎臟病有相關,但如何選擇蛋白質,還是相當重要。


領導新加坡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的Koh Woon Puay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表明了,人們仍然可以維持蛋白質平時的攝取量,但可以考慮轉向攝取植物性蛋白質;如果仍然想吃肉,那選擇魚貝類或家禽是比紅肉更好的選擇。」

想吃肉又不想增加腎臟負擔?建議選擇魚肉



近年來台灣吹起健身風潮,為了提供製造肌肉的原料,必須攝取一定量的肉類;然而,肉類攝取過多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如果發生蛋白質流失到尿液裡的情形(蛋白尿),就可能是腎臟產生病變的警訊。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該怎麼辦呢?江守山醫師在臉書粉專分享《糖尿病照顧》雜誌(Diabetes Care)2001年刊載的一分研究,推薦選「魚肉」來補充蛋白質。該研究表示,第一型糖尿病的病患(糖尿病患體內的高血糖會對腎臟造成損害,容易發生蛋白尿)若改為攝取魚肉,能降低74%顯微蛋白尿的風險。

如果想補充蛋白質,又想減輕對腎臟的危害,建議利用魚肉來補充蛋白質。

研究告訴我們吃對肉也能減輕腎臟負擔,有研究還發現這樣的蛋白質或許能保護腎臟!繼續看下一頁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