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症狀會血便、裡急後重?台大醫:最準一招判斷罹癌才可靠

671,568 收藏0
【早安健康/今周刊 文‧趙敏】

大腸直腸癌沒有症狀最棘手,仰賴症狀診斷不可靠



許多人以為大腸癌會常出現腹痛、便祕等,然而棘手的是,多數的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依賴症狀不太可靠,我們反而強調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管有無症狀,50歲以上的人都應該去做大腸癌篩檢。」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內科部主治醫師邱瀚模說。

高雄長庚醫院大腸直腸肛門外科主治醫師陳鴻華說,大腸癌的症狀會依生長地方而有所不同,如果症狀反覆發生,例如腹痛、大便會流血、體重突然減輕許多,最好還是就醫檢查。

● 糞便帶血:大腸癌症狀中,比較重要的是出血。痔瘡因大便經過時磨破皮而出血,通常血量很大、呈鮮紅色,但是邱瀚模提醒,直腸癌如果靠近肛門,血也是鮮紅色,特別是50歲以後排便有血,最好不要一廂情願以為是痔瘡,很有可能是癌症出血,必須提高警覺。

● 腹脹、腹絞痛:乙狀結腸是大腸裡最細的地方,只要長了腫瘤就很容易出現症狀,可能造成阻塞、腹絞痛或腹脹等。

● 裡急後重:腫瘤長在直腸時,離肛門口很近,病人會一直有便意。陳鴻華說,這種經常覺得肚子痛或便祕想上廁所,但是去了又解不出來,屁股好像很重、要掉下來的感覺,稱為「裡急後重」。

● 貧血:陳鴻華指出,右邊大腸的管徑較粗,流血流到肛門口看不到,大部分都要做糞便潛血檢查才能判斷是否有癌症,不少病人不知道體內正在慢慢流血,常因貧血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大腸癌。

● 大便型態改變:大腸癌第二、三期比較會出現糞便型態改變,特別是靠近肛門的癌症,大便的形狀會因腫瘤型態變細或變水。

早發現早治療,預後才會好,是治療大腸癌的守則;依照不同期別的大腸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下一頁有更詳細的說明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