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失敗的體態瘦身法
所謂的肥胖並非單純的體重較重,而是指「體內累積過多體脂肪的狀態」,也就是當體重較重是因肌肉量多,卻不是增加體脂肪時,就無法稱為肥胖,此外,更重要的是指「腹部肥胖」而不是全身的體脂肪。
最近測量腹腔內臟脂肪,比測量皮下脂肪還要重要,其中研究結果有使用「內臟脂肪型肥胖」的用語。
從一九九六年世界衛生組織將肥胖判定為「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後,到現在的二十一世紀,我認為肥胖一直是人類需要克服的重大疾病之一。
肥胖的原因
肥胖是指能量的消耗比攝取的養分來的少時,多餘的能量轉變為體脂肪形態的現象,也就是吃多卻活動不足的現象。除了這種基本概念之外,肥胖跟各種神經內分泌物質、能量代謝相關的許多因素,以及遺傳或生理的許多複雜關係,有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暴飲暴食、運動不足、內分泌疾病、遺傳因子、心理因素或藥物等原因,累積在體內的脂肪(肥胖)可說是身體的緊急糧食。
表 9:透過人類與國家來看的肥胖原因
比較 | 肥胖原因 1 | 肥胖原因 2 | 肥胖原因 3 |
國家(軍糧—米) | 緊張—國際戰爭 | 戰爭—爭端及衝突 | 豐收 |
人類(碳水化合物→糖←脂肪) | 肌肉僵硬—肌肉超過負荷,身體沒回正 | 痛症—筋膜的電流反應透過中樞神經系統傳達到腦部 | 暴飲暴食—腦部對攝取的胺類賀爾蒙異常 |
只要看一個國家累積緊急糧食(軍糧)的過程,便可知會有國際的紛爭衝突,進而強化軍糧的儲備,就算是遇到豐收也還是會儲備糧食。
相同的,當人的身體疼痛時,身體會發動緊急系統,自律神經會自己在疼痛的地方累積脂肪塊來當作能量,暴飲暴食後超過基礎代謝率或活動代謝率的能量,會累積成脂肪。
看那些身材曾經不錯的人其發胖過程,可知道會在發生痛症的地方慢慢地變胖。舉例來說,孕婦生產後因養育嬰兒所以彎著身體哺育母乳或照顧小孩而側睡,因此破壞了身體的骨骼排列,脖子變烏龜頸、單側肩膀持續歪斜、彎腰駝背,擠壓著體內所有內臟。
這時脖子與肩膀持續疼痛,脂肪就會累積在那邊;被壓住的下腹部同時發生生理不順與消化不良也累積皮下脂肪。一開始是累積在背部與三頭肌,沒想到連下腹部也累積脂肪。頸部與肩膀不正會影響骨盆不正,臀部累積脂肪後水腫愈來愈嚴重,最後連腳也累積脂肪,從原本的部分肥胖擴大成全身肥胖,因此產後身材管理的重點是保持端正的姿勢。
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可確認是否為身體不正所導致的肥胖,請確認自己斜方肌的皮下脂肪,兩邊的脂肪量可能會相同,若有平常肩膀往某一邊傾斜就痛的狀況時,該邊的肩膀跟手臂會比另一邊的肩膀與手臂的脂肪量還要厚,其他部位也會相同,脂肪量在有肌肉骨骼疼痛問題的地方,比沒有痛症的地方來的厚。
在這種情況下要讓骨頭回原位,成為正常體態的話,就必須捏揉凝聚的脂肪使之軟化減少厚度。
暴飲暴食造成的肥胖原因也是因為姿勢。肩膀內彎、頸部與背部弓著造成脊椎變形,這樣的變形姿勢引發痛症不斷,最後使得中樞神經不容易傳遞神經,這麼一來與攝取飲食相關的胺類賀爾蒙,無法正常的將飽足感與空腹感傳達至大腦,造成平常不怎麼吃東西或暴飲暴食的生活習慣。攝取食物、很難消化或無法克制食慾並非個人的意志問題,而是「因錯誤姿勢導致的神經傳達異常疾病」,由此可知暴飲暴食與痛症是肥胖的現象原因,這兩種亦可說是所有體態不正的根本原因。
一般的瘦身定義
瘦身(Diet)是所謂的食譜或是以增進健康、減少體重為目標,調整攝取食物的意思。減肥的關鍵在於基礎代謝量與活動代謝量,基礎代謝量是指生物體為了維持生命所需要的最少能量數值,以維持呼吸、循環、調節體溫、細胞代謝等,為了維持生命無意識性的生理需求所需要的能量,依照不同年齡跟性別各有不同。
活動代謝量是指人體活動時消耗的能量數值,因此基礎代謝量與活動代謝量相加後的量為自己所需的總能量數值。
人類的健康可透過外在活動(隨意肌)與內在活動(不隨意肌)的均衡來達到充足。順便一提,這裡的體態瘦身會用體態活動或體態鍛鍊操來代替。
體態瘦身法是讓痛症消失後,身體沒有累積能量的理由,脂肪會自我燃燒!下一頁告訴你該怎麼達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