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醫生治不好你的暈眩?先學會分辨頭暈與眩暈- 第2頁

305,983 收藏4

為什麼其他醫生治不好你的暈眩?



上面這些親身經歷你是不是覺得心有戚戚焉,甚至有似曾相識的感受,又或者你的痛苦根本就和他們一模一樣?
  
為何那麼多科學儀器與方法,卻檢查不出來為什麼暈眩?為什麼那麼多學有專精、仁心仁術的醫師卻治療不好你的暈眩?

身為一個自律神經失調症的專業主治醫師,必須為這群優秀的同僚們說句公道話。在現行的醫療架構下,病理證據為主要的診斷標準,因此將人切分成一個一個的器官、組織,以便透過各種科學儀器,逐一、細小範圍的精準檢驗。感覺胃部不舒服、疼痛,就找腸胃科醫師,針對胃臟做一系列的檢查。感覺暈眩就檢查跟平衡有關的器官,所以飽受暈眩之苦的朋友會檢查耳朵、檢查大腦,甚至檢查頸椎,就怕有哪裡的神經被壓迫到了。

就某些器官上的變異所引發的疾病來說,例如心臟肥大、胃潰瘍、胃癌、耳膜破裂、腦瘤…等等,這樣分科的精細檢查絕對有其必要性,細微的病兆也躲不過儀器的法眼。然而,人雖然是由器官所組成,卻不能直接跟器官畫上等號,只在意器官健康而忽略了讓身體能順利運作的系統,是健康照護上的一大漏洞。感覺到暈眩,檢查了腦、耳朵、頸椎,甚至是連心臟內科、胸腔內科都看過了,沒有明確徵兆,就只能雙手一攤嗎?不!此刻我們應該回過頭來關切系統性的健康,特別是分布於全身上下,不受意識控制,自主運作的「自律神經系統」。

近二十年的臨床經驗告訴我,許多時候患者感覺到不舒服,歷經檢查卻無結果,那麼在確認器官本身沒有器質性的病變後,就應該轉向檢查系統性的問題。很有可能造成種種不舒服的,並不是器官本身,而是控制器官的神經出了問題,所以才會再怎麼檢查也查不出來,再怎麼治療也只是短暫有效。如果你或者周圍的家人朋友也有類似的情況-明明不舒服,醫生檢查卻總說你沒事,不用難過失望,反而應該開心,至少這代表你身體的器官沒有問題,出問題的很可能是自律神經系統,而自律神經失調是可以被治癒的,種種長年困擾人的不舒服,有機會被徹底擺脫,當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回過頭來談談暈眩。在案例的口述中,發作的時間點常是「躺下或站起的時候」。事實上,暈眩的成因與姿勢的變化不見得有直接關聯,只是往往在姿勢改變的當下,特別容易被覺察,以至於患者在就診口述時常這麼描述。

這樣的過程導致有不少暈眩症狀,被誤判為「姿勢性低血壓」,雖然兩者的成因都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治療的目的都是要平衡失調的自律神經系統,然而在初初發作或急性期的處置方式上,卻有些微差異。倘若缺乏經驗豐富的自律神經失調專科醫師來做精準判斷,恐怕會讓患者走上一小段治療的冤枉路,這是我們可以透過謹慎與專業來避免的健康損失。

對抗難纏的暈眩,第一步,要先分辨自己的暈是「頭暈」還是「眩暈」。下一頁看怎麼辨別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