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幾度算發燒?額溫、耳溫哪個才準?一張表讓你搞懂

2,067,193 收藏0
【早安健康/余宗翰報導】2/25高中以下學生開學在即,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之下,大家不免擔心學校發生群聚感染。發燒是新冠肺炎的可能徵兆之一,為了防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訂定發燒體溫標準,希望藉由量體溫的簡單篩檢,降低病毒群聚感染的風險;此外教育部也已依據指揮中心建議,訂定出高中以下及大學院校的停課標準。


量體溫的概念大家都知道,不過拜現在科技的進步,常見的測量方式就有額溫、耳溫、腋溫、肛溫4種,這些不同部位的體溫標準都一樣嗎?而額溫槍、耳溫槍如何使用等等,這些問題大家可能還是一知半解。以下列出4個測量體溫的常見問題,增進大家的瞭解。


一、體溫升至幾度才算發燒?



衛福部指出,發燒的定義是「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C 」 ,而介於 37.5~38°C 之間的體溫則可能是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再加上各種測量方式的標準也有些許不同,其實不容易判斷。依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作法,會要求學校多次測量,以免誤判。

另外,雖然現在有測量額溫、耳溫的電子儀器,十分方便;但耳溫槍與額溫槍的量測體溫結果易受「量測距離」與「溼度」等因素影響,建議將耳溫槍與額溫槍作為發燒的快速篩選工具。但當量測結果異常時,建議使用者用水銀溫度計或電子水銀溫度計再量測一次。

需注意的是,許多活動都可能會提高體溫,比如運動、泡三溫暖、長時間曬太陽、穿太多衣服等,所以在測量前必須避免這些因素,且最好靜坐休息15~30分鐘後再量體溫。

二、用手摸體表判斷有無發燒準確嗎?



衛福部表示,根據國外的研究,母親用手觸摸體表判斷有無發燒,準確率約74%;護理人員的正確判斷率則只有42%。,憑感覺判斷有一定的失準可能,建議還是用測量體溫的器具比較好。

三、使用額溫、耳溫、腋溫、肛溫4種測量方式差別在哪?須注意什麼?



  額溫 耳溫 腋溫 肛溫
正常範圍 35~37°C 35.7~37.9°C 35~37°C 36.2~37.9°C
發燒標準 ≥ 37.5°C ≥ 38°C 比肛溫低0.8°C ≥ 38°C
測量時間 使用電子體溫計如額溫槍、耳溫槍請參照商品說明書使用。 若使用水銀溫度計,腋溫需量3~10 分鐘,肛溫需量1~3分鐘。
注意事項 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體表經常低估體溫。 中耳炎等中耳異常者,量耳溫會有誤差。   直腸、肛門有傷口,或心臟病患者不可測肛溫。

四、使用耳溫槍量體溫須記住4字口訣



使用耳溫槍量體溫,需特別注意一些使用上的技巧,包括:套、拉、潔、校。

  • 套:使用前應套上專用耳套,市面上部分耳溫槍會搭配專用耳套,必須套上耳套才能量出正確的體溫。耳套為單次使用,如果要重複使用可能造成測量誤差。

    部分不需使用耳套的耳溫槍建議在使用前以酒精擦拭探頭,並靜置至少5分鐘,待其風乾後再進行量測。

  • 拉:測量前必須先拉耳朵,因為耳道是彎曲的,所以在測量前必須先拉耳朵。給自己測量體溫時,要反手由頭後拉耳朵,才能使耳溫槍的探頭對準鼓膜。

  • 潔:使用前後應注意清潔,使用耳溫槍前後,必須用酒精擦拭耳溫槍探頭,並確認耳套是否受損、破洞或髒污,以免影響體溫測量的結果。耳溫槍可以用濕潤的軟布擦拭,但是要注意別讓水流入耳溫槍本體造成故障。

  • 校:使用耳溫槍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量測不準的問題,應定期把耳溫槍送到購買處進行校正,才能確保耳溫槍的精準度。

另外,測量時應盡量固定量左耳或右耳,如此才能得到較準確的紀錄數據。

五、嬰幼兒要用什麼方式量體溫?



若受測者年齡太小,部分測量方式並不適合,比如:

  • 1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耳溫與肛溫,可考慮量腋溫。
  • 耳溫槍只適用於3個月以上的嬰兒。
  • 3歲以內的嬰兒要量耳溫,要把耳朵向下向後拉,再將耳溫槍測溫頭放入耳內。

最新校園停課標準出爐!下一頁一張表清楚整理給你看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