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訴對父母的無盡思念
清明節這天,「生命紀念館」裡人山人海,都是手持一束香來祭拜先人的民眾。父親年輕時候是農夫,習慣了野外空曠的環境,聽慣了蟲鳴鳥叫,看多了日月星辰。如今,窩居在「生命紀念館」裡不知道他舒服不舒服?祭拜完父親後,我又騎了半個多鐘頭摩托車到郊外的「保濟寺」探視母親。
母親是慈祥、看得開的人,她吩咐我把她火化後安奉在寺廟裡,早晚聽聽佛經、佛法。唯一的要求是,她怕高,所以,骨灰罈子要放在低矮處,方便她來來去去。
我把母親的骨灰罈子供奉在納骨塔一樓正中央,在威嚴的地藏王菩薩身後。我站著,正好可以面對面跟母親說說話。
母親生前辛苦持家,非常疼愛子女、孫子,所以,祭拜時,我一定把大大小小家屬的狀況向她一一報告,請她保佑大家平平安安。
我的後事,就化成寶石與書相伴
七十三歲的我,最喜歡佛教高僧講「空」的道理。在我看來,人體只是諸多元素組成,一旦生命結束,燒成骨灰,像印度人一樣,任由河水沖走,了無痕跡,最是逍遙自在。像我們台南一中的老校長,他兒子是國際著名電影大導演李安,老校長高齡去世後由李安把他的骨灰由台南的安平港送出海,灑在大海中,何等空靈美好!
平常,我常在住家附近遼濶的葫蘆埤散步,埤中水深碧綠,岸上楊柳低垂,景色優美,我常想,將來死了,讓兒子把我骨灰偷偷灑在埤中,早晚與大自然為伍,絕對勝過窩居在納骨塔中。可是,我不敢把這種想法說給兒子們聽,怕他們違反法令,會感到害怕。這,倒成了我晚年苦惱的一件事情。
如今,可好了,進步的科技可以把骨灰煉製成一元硬幣大小的晶珠,成為方便收藏、把玩的寶石。我準備吩咐兒子們,將來就按照這樣的方式處理我的後事。
想像,有一天,我成為圓滾滾的小球體,被兒子們放在我寫作幾十年的書桌抽屜裡,或是,放在書桌上的一個盤子上,我寫的四、五十本書就環繞四周,陪伴著我,那是何等美好的景象。這樣描繪未來,我忍不住快樂地笑了起來。
本文摘自《老後練習簿:終於可以自在過生活》/丘榮襄(作家、退休教師)/四塊玉文創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想把骨灰煉成一顆晶珠,成為方便兒子收藏的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