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足浴養生術:冬天累積的寒濕,在最佳時機清光肝毒!- 第2頁

30,457 收藏2

夏天洗腳,解暑去濕

明代醫家汪綺石在著作《理虛元鑑》中提到:「夏防暑熱,長夏防濕」,夏季本就以濕氣當令,台灣又是個海島國家,四面環海,濕氣不可謂不重。人的五臟六腑中,脾臟是最怕濕氣的,若過多的濕濁堆積在脾臟,除了會使脾臟本身的功能受到阻礙,無法運化水濕,也會看起來很沒精神、食慾降低。

所以夏天的養生重心就會放在如何去除濕氣,並振奮脾胃的功能。在生活上,應當減少冷飲的攝取,由於過量食用這些寒涼的食物,會影響體內脾胃功能及契機的運行,而且這些寒氣很容易與體內的濕氣混合在一起,導致腹瀉、腹痛、消化不良等情形。而在飲食上,可以多取用涼性、平性的食材,諸如:絲瓜、苦瓜、鮮藕、水梨等,用以清暑化濕。

此外,中醫一直以來都有「冬病夏治」的概念,意思是如果在夏天能將身體中的寒濕代謝乾淨,那麼冬天較常出現的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炎等就比較不會發生。除了注意自己的生活起居以外,夏日前往中醫診所進行三伏貼療程,也就是在陽氣最旺的日子,利用白芥子、甘遂、細辛等中藥製成的藥餅,貼在背部大穴以去除寒濕,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夏天》足浴配方

▼石斛15 克

▼荷葉30 克

▼茯苓30 克

▼甘草30 克

秋天洗腳,潤肺養陰

四季輪轉到秋天,是萬物開始收斂的時節了,動植物都儲備能量準備過冬,人類也應當如此。所以中醫的養生觀中,人們依照日出日落的規律來生活,秋天的白天慢慢變短、夜晚逐漸變長,故可以提早休息及稍微晚起。當然運動仍是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天氣開始轉涼,適度的保暖是必要的一環。

夏日炎熱逐漸轉為秋天乾爽,若要用一個字來形容秋天,從中醫的觀點看來必定是一個「燥」字。秋季屬燥,易傷肺,容易影響人體的皮膚及呼吸道功能,對於水道的調節也有所影響。


所以若秋季損耗了津液卻來不及補足,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或是有皮膚粘膜乾燥脫屑的情形,這時最需要做的就是滋陰潤肺。可以選用白木耳、山藥、海帶、蜂蜜、秋葵等食材來補充損失的津液。此外,也可以利用足浴的方式來改善秋燥所帶來的困擾,達到潤肺養陰的功效。

《秋天》足浴配方

▼麥冬30 克

▼沙參30 克

你知道冬季養生的第一個步驟是什麼嗎?想真正補腎,下一頁的中醫秘訣趕快記起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