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珍惜並不是一種單方面的關係,因為這種單向關係其實不太可能成立。問題並不在於珍惜這項物品到底應不應該,而是這種人與物的關係,並不是每一天都有、時時刻刻都會出現。
人到底為什麼會出現珍惜的心情,是因為真心喜歡這項物品,和物品之間有所連結。它可能是你心情不好時,讓你戴上去很有精神的一副耳環,也可能是穿了會讓你明媚動人的一件洋裝,不是每項物品都能帶給你同樣感受。
我有個客戶的媽媽,會將女兒不要的東西做創意變化,改成可以用的東西,比如說原本穿不下的褲子,媽媽就會加兩顆扣子,衣服就又變得穿得下,後來加了扣子還是不喜歡,就改成窗簾或各種生活上的必需品。
乍看之下很勤儉持家,但其實媽媽已經忽視女兒的個人意願多年,硬湊成一個可以用的東西,女兒可能會因為媽媽縫了好幾個小時,很怕辜負媽媽的心意,而勉強使用這些她不需要、甚至是不喜歡的東西。雖然媽媽的出發點是好意,但 其實她只看見這個物品,沒有看到她的女兒。
人與物的連結是很個人的,所有的關係也是如此,是由每個人去定義物品的價值,不能越界。我也會修補物品,但這是因為我自己知道眼前這項物品對我有無可取代的價值,換作別人使用,未必會閃閃發光,是為我所有與喜愛,才有這種力量,而非別人強加賦予。
看不見的長大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提到丟東西後會產生珍惜的心情,而這種心情,是不會出現在盲目丟東西的人身上的。
這是因為當你有意識地丟東西,你會知道感恩,感受的這些物品帶給你的快樂,明白是這些物品支撐著你走過來;但我們也必須知道,自己隨時在改變, 如果能意識到你的當下時時刻刻都在更新,就會理解到物品跟著自己是有期限的。
我最近有個發現,一位客戶分享,她的小孩有一件自己好喜歡的公主蓬蓬裙,穿了這件裙子就不肯脫下來,洗好之後,還會急著問媽媽,衣服可以穿了嗎?
聽到這裡我不禁想,小女孩長大之後,還會想要這件公主風的裙子嗎?是不是因應自己的內心成熟度,喜好也會改變呢?
小女孩日後長大成熟了,這種由外在成長就能看出的內在變化,還算不難理解。然而,對應到成為大人之後的我們,也必須理解到自己其實一直都在成長,雖然身高長相已經大致定型,但之後的長大是無形的。
當衣服越堆越多,我們不會發現,這些衣服其實是沒辦法再繼續陪我們;我們會漸進式的長大,可能是發生了人生的劇變,可能是職業的轉換,可能是心靈上的改變。回想一下,你幾年前可能很喜歡某個品牌,但現在已經不再這麼喜歡了,像是小時候很珍惜的東西,長大後已經不那麼適合自己。
每一次丟棄都有意義!下一頁衣櫥醫生告訴您:如何讓留下的物品,成為支持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