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肩症狀認清楚!中醫告訴你不開刀如何疏通沾黏的五十肩

24,270 收藏1
【早安健康/謝承運中醫師】俗話說「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這不只是老生常談的諺語,也經常上演在我們周遭的親朋好友身上。

一位五十多歲的張太太肩部疼痛已經將近一個月,以為是小毛病過一陣子就會好,可是又過了一個月以後,發現肩關節變得越來越僵硬,已經無法順利的活動手臂、洗頭或梳頭都有困難,而且肩頸會抽痛,夜間睡覺常會痛醒,也無法側睡或翻身,於是趕緊前來醫院就醫。

上述案例是典型的五十肩,又稱「冰凍肩」,在醫學上的正式名稱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因為多發生在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所以俗稱「五十肩」,常見症狀表現為肩關節疼痛及關節活動度減小。這個病症往往不知不覺而來且外觀看不出異常,容易讓旁人誤以為是小病,但患者不動則已,只要牽動到肩關節往往會造成劇烈疼痛影響關節活動度,嚴重妨礙生活起居。

五十肩患者多為40~60歲,女性多於男性,可能是因做家事肩關節使用過度而發生病變。還有像是手臂骨折上石膏的患者,因肩關節受傷,怕痛而不敢活動,久了造成關節囊膜沾黏。另外如脊椎手術後、頸神經根病變、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曾接受過心臟手術、乳癌手術等都可能增加罹患五十肩的風險。上述原因使肩關節內關節囊萎縮及肌肉與肌腱緊繃,導致肩關節活動不良,特別是上舉及外展的動作受限最多。


對於一些西醫保守治療成效不彰或不願開刀的患者來說,中醫療法是一道曙光,包括針灸或是傷科推拿搭配內服藥及外敷藥都有不錯的療效。近年來針撥療法盛行,更為患者提供了另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針撥療法是一種經皮微創軟組織鬆解術。透過將中國傳統醫學的針灸「針」和現代醫學的手術「刀」結合為一體,把針灸的針改為刀刃狀,既有傳統針刺的療效,又能達到疏通、撥離沾黏組織的效果,可快速放鬆緊繃的肌肉及處理肩關節沾黏的問題。此外,針撥療法創傷小、安全性高、術後恢復快且價格相較西醫手術相對低廉,因而獲得廣大患者的青睞。

注意頸肩的表現



頸肩痛的症狀是非常隱蔽的,有時可以自行緩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人不能及時發現病情,導致嚴重的後果,而引起其他嚴重的危害,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以下臨床表現需要患者尤其重視。

  1. 頸肩部疼:以頸部肌肉、筋膜慢性勞損為主,多因低頭滑手機、姿勢不良,過度使用空調風扇後受涼所致。主要表現為頸肩部麻木、疼,可伴有頭疼、頭暈、背部酸沉及上肢麻木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轉頭困難、頸部僵硬、起床困難。

  2. 上肢疼:由於上肢長期維持同一個姿勢,導致肌肉、肌腱、筋膜勞損,常見於打電腦鍵盤、手握滑鼠等工作。表現為單側(多見右側)上肢酸沉疼、麻木無力、抬腕困難。同時,上肢疼也可由頸肩部病變所致。

提醒大家,不管接受何種療法,治療後還是要注意肩關節的保養。「適度」的活動肩關節可避免其再次沾黏,但應避免使用受傷的部位出力而造成更嚴重的發炎疼痛,以平時走路的律動來搖擺手臂活動肩關節就可以了。此外也應注意肩關節的保暖,維持良好血液循環,以免影響受傷組織的修復。

作者介紹:謝承運中醫師,現職:康禾中醫診所院長。/學經歷:臺北榮民總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畢業,翁仁政醫師門生。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