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有一名患有高血壓的62歲王先生,某天右下腹部突然產生劇烈疼痛,趕緊跑去醫院就診檢查,結果發現是右側腎動脈梗塞,也就是俗稱的「腎臟中風」。幸好經過一陣搶救,王姓病患的腎臟功能並未受損,門診追蹤恢復狀況也很良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虹志表示,該名病患的腎中風原因是,在心臟形成的血栓不幸在腎臟造成阻塞。醫師調閱王先生近兩年來的心電圖後發現他有陣發性心房撲動,懷疑是心律不整造成的血栓導致病患腎中風。
腎中風難確診,延誤治療恐洗腎
陳虹志醫師表示,腎中風導致的右側腹痛是很多疾病的常見表現,比如膽囊炎、急性腎臟炎、胰臟炎等,因此不易判斷腹痛的原因是否為腎中風,往往需要透過血管攝影或電腦斷層才能確診,所以腎動脈梗塞通常很難在第一時間進行治療。不幸的是,腎中風病患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或預防再發生,恐會變成慢性腎臟病,長期下來還可能成為末期腎病,提高洗腎機率。
陳虹志醫師提醒,雖然部分腎中風患者會出現症狀,比如持續性腰痛、下背痛,或是血壓突然飆高等症狀,但多數人在發生腎中風後並無自覺。
盤點腎中風的危險因子,腎動脈梗塞的高危險群有哪些
簡單來說,當血塊塞住了腎臟動脈血管,就是所謂的腎中風,除了外力使腎臟血管受損,如果有心房顫動等心律不整問題,因為心臟功能減弱,心臟血流不佳而產生血塊,也會大幅提高腎動脈血管阻塞的風險。
腎動脈梗塞的高危險群包括:
- 年長者
- 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長期患者
- 糖尿病患者
- 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
陳虹志表示,若本身就有年長、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等高危險因子,做腎臟超音波影像發現發現腎臟邊緣不規則、腎臟破損等情形,或是有反覆腰痛(排除了一般細菌感染的原因)、腎功能惡化速度快等情況,都建議立即就醫做專業的評估,進行相應的預防或治療。
對造成腎中風的主因「心律不整」,靠「吃」也能做到改善效果,下一頁提出的飲食建議不妨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