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只想一個人…」面對失去至親的親友,請給他有人陪伴的獨處空間- 第2頁

23,698 收藏0

最新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在有關失去至親好友這個項目上做了修改。第一,之前在重度憂鬱症診斷標準中的註明:失去親友的兩個月內,不要輕易下診斷,這個註明被刪除了。

刪除這個註明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研究發現,親友過世時所經歷的悲傷,還是與憂鬱症的症狀有所區別,因此,在失去親友的過程中,同時也患有重度憂鬱症,是可能的。第二,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有一項新的診斷:持續性複雜哀慟疾患(Persistent Complex Bereavement Disorder, PCBD)。這項診斷試圖區分正常的哀悼與造成生活健康障礙的複雜性哀慟。除此之外,PCBD將診斷的時間條件設為一年。

E.J.的父母過世不到一年,下診斷也不是目前的重點。我要確認的是她生活功能的基礎不能長期被忽略。若吃不夠,睡不好,一兩天還可以,但持續一週以上,身體的各項功能與系統都會開始受到負面影響。身體一旦出狀況,心理健康也會直接受到衝擊。所以我隔沒多久,就要詢問E.J.身體基本情況,例如在吃、喝、睡眠的情形。


「在飲食方面,我就是逼自己吃該吃的。我的先生、孩子,都很體貼,會幫我準備需要的營養,跟我平常愛吃的。你知道嗎?我現在才知道什麼叫做『食之無味』。」E.J.苦笑著說。

「我就像行屍走肉一樣,平常愛吃的東西,放進嘴裡卻一點味道也沒有。也沒有餓的感覺。但是我至少還可以讓自己盡量正常進食。睡眠,就比較難了,我沒辦法逼自己睡。有的時候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是睡著了沒。」

E.J.的理智在帶著她做一些感覺不想,卻需要做的事。其實,周圍的人可以提供實際幫助的地方,可能就在幫忙確認當事人的基本健康有被照顧到,甚至有時候會需要在這一方面,給一些壓力,督促他們,給他們一些基本要求,如刷牙,洗澡,吃東西—這些所謂的自我照顧行為。至於情緒方面的處理,若是能從純陪伴開始,會是最理想的。

Learning of Love
面對走不出喪親之痛的親友,你可以幫忙確認當事人的基本生活與健康是否有被照顧到。

「我知道大家都是好意,也都是關心我。但我只想自己一個人。」E.J.緩慢但很清楚地說出自己的需求。

哀悼。失去生命中無法挽回的一部分,是難過的關卡,但卻是必然會有的經歷。生命是由哪些不同的成分所組成,又是被什麼所定義的呢?我,包括了我所扮演的角色:兒女、朋友、父母、配偶……,以及我所做的事:工作、娛樂、興趣……失去其中任何一樣,對自我的定義跟表現都會有所影響,而越接近核心的,影響越大。

面對走不出喪親之痛的親友,該怎麼陪伴?你的鼓勵會不會又變成壓力?下一頁分享一些建議給你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