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別人善後,別人什麼都不用做
例如:每次一到週末,哥哥一家大小都回來家裡看媽媽,聚會要結束時大家會開始收拾桌上的碗盤以及垃圾,此時,妹妹會說不用啦!我來收拾就好了,你們先回家吧!雖然但內心偶爾覺得好累,但每當大家要一起收拾時,又不自覺會說出:「我來就好」。
◎自己代替別人發言,不讓別人發表自己的意見
例如:陪媽媽去看醫生,醫生問診時,媽媽要回答時女兒卻打斷媽媽的話,幫媽媽回答,好像自己更了解媽媽病情,但病人是主體,可以讓病人先講,照顧者再補充,別剝奪病人為自己發聲的機會。
◎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時,我們投入得比別人還多
會不自覺的習慣付出,擔心愧對於他人,過度追求問心無愧,於是埋頭苦幹絕不能做的比別人少,寧願多付出也不能少做怠惰。內心有高道德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可能也會不小心以同樣標準期待他人。
◎沒說出自己的需求
你想吃什麼?都可以。吃這個你覺得怎麼樣?看你們,我都可以。這個送你當生日禮物。唉呀!不要亂花錢啦。
不習慣表達自己的需求,對於接受人家的禮物以及讚美感到不自在,對於表達自己的需求是困難的。深層的潛意識是:我不值得被愛、不能快樂、不能享樂,所以也就不容易說出自己的需求讓他人了解,內心覺得我不重要、我沒關係。
◎只照顧別人的感受,自己的情緒或沒解決的事情放一旁
好比身為大姐的自己,在面對媽媽得癌症時,總是安慰難過的爸爸與弟妹,在夜深人靜時才覺察到自己的內心也是需要被安撫的,就算有驚訝、悲傷、不捨的感受,以及正在經歷自己可能離婚的傷痛,但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所以沒有告訴他們。過度體貼、替他人著想,把別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把別人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事情重要,總是壓抑內心感受、報喜不報憂、太過顧全大局,有時會體貼得讓旁人心疼。
◎替別人找藉口,但是不了解自己
小明看到爸爸因為生病而變得鬱鬱寡歡,弟弟為了多增加點家庭收入,而多兼了一份工作,可是小明還是覺得弟弟是因無法接受爸爸生病才比較少回家,但其實小明自己對於回家看到爸爸也是充滿壓力的,看著以前總是撐起這個家的爸爸,現在卻倒下了,內心也是鬱悶的。只是他反而把注意力放在弟弟身上,這樣一來就比較可以不用接觸自己的內心狀況與感受。
◎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通常忽略自己的需要、也不習慣表達自己的需要,常常不自覺的付出,而旁人也不知道如何回報,也許對方感謝你送你東西,你會說:「不用啦、不要破費。」而把人家的好意拒絕了,下次人家也不知道該不該送你東西、對你表達感謝,久了也會造成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忍不住想照顧他人,想停止卻不知道何時該罷手
看到別人可能需要幫忙就會忍不住上前,但當事人也許想要自己來就好。例如:正在復健的中風病人,會很吃力地重新練習站立或者走路,每個步伐都很辛苦或者緩慢,儘管病人已經表達想要自己獨力復健,有需要再請求幫忙,但過度照顧的人還是會忍不住去上前協助。
*照顧家人,也別遺忘自己
靜下心來,看看這個照顧或幫忙他人,是別人的需要,還是自己的需要;是別人真的需要你的幫忙,還是你習慣性地透過照顧別人,讓你有存在的價值、成就感與安全感。
好的媽媽會把家裡照顧好,也花心力在自己身上照顧好自己,因為有開心的媽媽,才有氣氛好的家庭以及情緒穩定的孩子。照顧的每一天也是,讓自己精神、體力都保持在不過度勞累的狀態,自然而然會較從容,被照顧者也能感受到你的正能量。因為真的沒有一百分的照顧,只有「剛剛好」的照顧。照顧家人,也別遺忘了自己也需要被照顧。沒有身心穩定的照顧者,就無法給出有品質的照顧。
【心理師的暖心提醒】
- 小心別過度照顧家人,遺忘了自己。
- 剛剛好的照顧,才不會倒下。
- 唯有身心穩定的照顧者,才能提供有品質的照顧。
本文摘自《解開照護枷鎖:人生必修的長照課,照顧家人你一定要知道的事》/陳乃綾(看見心理諮商所治療師)/四塊玉文創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